2021年03月16日

诚信:全社会都应珍惜的“羽毛”

记者 袁光宇

▲元宵节,热闹的市场。

▲3·15活动现场。

“诚信”已经渐入人心

人们常说:“要珍惜自己的羽毛!”人的“羽毛”可能成千上万,但最不能忽视的,应该是“诚信”这片羽毛。

今年47岁的杨先生是市直某单位的公务员,这几天他最着急的事情,是如何恢复自己的良好征信。

杨先生自己从来没有在银行贷过款,也没给人做过贷款担保,但最近儿子想要前往军营服役,人武部的工作人员告诉杨先生:孩子本人和父母都不能有失信记录,否则孩子将无法实现自己的军旅愿望。

杨先生到银行一查,大惊失色:2020年至今,他的信用卡已经连续出现六次逾期还款,他的银行征信已显示为“不良”。

原来,杨先生有使用信用卡消费的习惯,偶尔,他会忘记查看手机上的还款短信提示,日积月累,造成征信不佳。

杨先生问人武部工作人员:“这种情况会影响我儿子当兵吗?”

“肯定!”对方回答。

于是,写报告到银行说明自己并非恶意欠款以消除不良征信,成了杨先生的当务之急。

还有比杨先生更倒霉的人。

阿亮(化名)是一名来自邵阳西部某县市的农家子弟,毕业于省外一所“双一流”大学,2020年,他成功通过了市直某政法单位的招聘考试。但在政审时,大数据发现,阿亮的实习记录涉嫌造假,即阿亮提供的实习记录显示他某段时间在某单位实习,但大数据发现该段时间阿亮根本没有去过此实习单位,按照国家招聘考试的规定,阿亮无奈出局。“我的确造了一个小小的假,但没想到这个过失,会彻底改变我一生的命运。”阿亮后悔不迭。

一对80后夫妻在湘桂黔建材城创业时不幸失败,欠下近百万元外债。男的想逃避,破罐子破摔,女的哀求他:我们失败了,不能连累两个孩子。夫妻俩于是从做泥工、当保姆做起,耗时5年,终于还清了所有欠款。他们夫妻俩的做法,深深感动了当事银行。一次机会来临,银行在没有抵押的情况下,毅然给这对夫妻贷款30万元。3年过去,这对夫妻成为某水管的邵阳总代理,身家逾千万。

“诚信如果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它的力量是席卷一切的。”邵阳学院文学院学者袁小辉表示。

“诚信邵阳”来之不易

邵阳的“羽毛”,曾是那么不堪,其中“邵东锤子”的调侃,让800多万邵阳人蒙羞。

2017年1月23日,邵阳最权威的官方媒体《邵阳日报》在第七版“法治邵阳”专栏整版推出了一份大祥区人民法院发布的34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而且这34名被公开曝光的“老赖”中,竟然有9名公职人员。9名公职人员中,又有“四大家”单位之一的正处级干部,还有财政局、国税局、交通局、技术监督局等名号够响的公务员单位的干部。

“这是一次针对‘老赖’的开天辟地之举,也是人民法院的‘吃螃蟹’之举。当日的《邵阳日报》,几乎全部被收藏,《邵阳日报》的移动客户端‘云邵阳’,也被全市人民广泛推介。”大祥区人民法院一名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邵阳日报》公开曝光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可谓毫不顾忌个人隐私和脸面,姓名、照片、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职务、详细住址、案由和执行情况等,全部刊载得一清二楚,而且我还在其中看到了一个邻居的名字,非常震惊。”《邵阳日报》读者郑女士说。

“我们在党报上曝光‘老赖’,确实没给‘老赖’的面子,但却充分维护了法律的尊严,维护了胜诉者的合法权益。”大祥区人民法院主要领导表示。据他介绍,那次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最高人民法院等44家中央单位签署的《关于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经大祥区人民法院慎重研究决定的。法院敦促这些失信被执行人及时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否则将依法采取罚款、拘留、限制出境、限制出行、限制消费、征信系统不良记录等强制措施,对拒不履行或抗拒执行的人员,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除了从法律层面“逼迫”人们遵循诚信规则外,我市政府职能部门也积极引导群众讲究诚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整合原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物价、知识产权等投诉举报热线,以12315一个号码对外提供市场监管投诉举报服务,并提高投诉举报办结能力,让投诉举报成为监管企业诚信经营的一把利剑。同时,加强12315投诉举报处理与监管执法的无缝对接,建立跨地区跨部门执法协作、纠纷多元化解决等机制,推动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消费者参与、信用约束为一体的共治格局。2019年以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企业诚信档案记录数据,新列入经营异常名录1户,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147户,协助法院限制登记和冻结股权98件次。2020年,全市市场监管部门、消委组织共处理消费者投诉1.22万件,解决1.15万件,解决率达94.7%,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052万元。

“依托12315,我们通过对企业和个人的失信惩诫,让全市35万多个市场主体不敢失信、不愿失信;另一方面,我们注重正面引导,在全市广泛开展‘诚信经营示范街建设’等活动,在全市营造‘诚信经营,幸福邵阳’的浓厚氛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吴卫红介绍。

诚信建设任重道远

“诚信”虽然被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真要被大家奉若圭臬,尚需时日。

2020年,市区一名国家公职人员在接受禁毒毛发检测时,意外发现呈阳性。按规定,这是要清除出公职人员队伍的。从未吸过毒的他在百思不得其解之际,向有关部门提供了自己每天就餐的早餐店有着滥用罂粟壳的嫌疑。有关部门组织专业人士一查,果然在这家早餐店的汤料中发现了毒品原植物,那名公职人员的吸毒“冤案”真相大白,但却将一个更大的“社会黑盖”悄然揭开。

邵阳的早餐,尤其是粉面,曾是数百万外出打拼的游子的“乡愁”,而如今,这份“乡愁”在这家早餐店却画上了可怕的骷髅标志。

“在早餐汤料中滥用罂粟壳粉,可能在邵阳并不普遍。但10多年前,邵阳某著名早餐店接连爆出的‘地沟油’丑闻,虽然是陈年旧账,可至今依然让人难以释怀。”一位市政协委员提出。

“现在邵阳电商比较发达,尤其是在特色农产品这块,‘邵阳红’卖到了全国各地。但是最近我们也经常接到邵阳电商产品的一些投诉,比如鸡蛋发臭、商品污损、口感不佳等。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诚信经营还大有文章可做。”市12315一名相关负责人介绍。

“从我创业开始,我就把诚信放在一切经营原则的首位,但无论我怎么努力,在实际经营中,还是屡遭诚信方面的投诉。看来,诚信不仅是一个理念问题,还是一个能力问题。”一名90后创业人士认为。

--> 2021-03-16 记者 袁光宇 2 2 邵阳晚报 content_7125.html 1 诚信:全社会都应珍惜的“羽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