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月28日,误食鱼胆中毒的吴女士被治愈。出院前,她将一面写有“医德高尚 医术精湛”的鲜艳锦旗送至邵阳学院附属第二医院ICU科医护人员的手里,同时对自己盲目听信民间偏方的行为表示懊恼和悔恨。
吴女士听说“吃鱼胆”能够清肝明目。2月10日,吴女士中午吃饭时,吃了一条大草鱼的胆。不久吴女士感觉身体不适,随即出现严重的呕吐、拉肚子等症状。预感到事情的严重性,在家人的陪伴下,她到邵阳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就诊。
由于病情危重,除夕团圆之夜,吴女士从急诊科转入ICU。检查结果显示,她的谷丙转氨酶达到了4122U/L,谷草转氨酶也明显升高,而正常的谷丙转氨酶是0至40U/L,吴女士还出现了无尿症状,指标显示肝肾功能严重受损,出现了肝肾衰竭的现象,情况十分危急。
该科医护人员立即紧密配合,为尽快清除体内毒物,给吴女士进行洗胃,争分夺秒,抢救生命。经过十多个小时的床旁血滤和一次血液灌流,患者肝功能谷丙转氨酶从入院的4122U/L已至正常,但有反复升高趋势,该科颜金泉主任带领科室医护团队多次讨论学习鱼胆中毒的诊疗方案,并邀请医院多个科室组织全院会诊,讨论进一步治疗措施及愈后情况。
在ICU医护团队的严密监护治疗下,连续三次床旁血滤+血液灌流后,吴女士的各项指标呈下降趋势,生命体征基本稳定。吴女士肝功能受损经过治疗已经好转,但肾功能受损,出现了“尿毒症”症状。和病人充分沟通后,考虑到吴女士的家庭经济状况,2月18日,该科将吴女士转入肾内科做普通透析。经过19天的治疗,花了5万元的医疗费,吴女士于3月1日治愈出院。
该院ICU主任颜金泉提醒广大市民:民间偏方不可盲目偏信。鱼胆虽有一定功效,可是鱼苦胆也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不可以轻率服用。身体不适,要到正规医院就诊,私自服用鱼胆可能导致急性中毒等不良事件,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