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09日

“无形手” 伸向老人微信钱包

记者 贺旭艳

本报讯 微信支付的便捷使不少老人也开通了微信钱包,尽管手机支付设了密码,但是只要手机被别人拿到,就有可能通过重置密码而悄悄将钱转走。前不久,市区一位74岁的老人发现钱包里的钱莫名其妙少了,经家人查证,原来是未成年的孙子在网友教唆下惹的祸。

当时老人感觉钱不对数,大外孙帮她查询微信钱包里的账单,发现从2月4日到2月8日共有六笔转账给陌生网友的钱,共1209元,之后又有1800多元分几次转至老人才11岁的孙子所用的手机。这个老人并不认识的陌生网友,出现在老人的微信好友名单里。查看其朋友圈,发现此人与老人微信好友名单里的另一个陌生网友是男女朋友。这两个人是怎么加为老人微信好友的,老人一无所知,而且微信聊天框里所有的转账和聊天记录都是空白,很明显被有意删除了。在向收钱的陌生网友发出询问信息后,对方迅速将老人的微信号拉黑,断除了联系。

到底是老人的手机微信被恶意软件操控了,还是老人的孙子被人利用了?在家长的追问下,孩子交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孩子说,他通过玩“王者荣耀”游戏,认识了一位声称在广州的28岁网友。对方因为要给女朋友买一支800元口红,手头又没有钱,就将自己的一个曾经充值了五千多元的游戏账号按800元卖给他,又另收400元帮他充值。孩子没有钱,这个网友就教孩子怎么从奶奶手机里偷钱。通过重置支付密码将钱转出,再将支付密码改回,然后将微信聊天框的转账信息和手机短信收到的验证码等信息消除。因为孩子以前常拿奶奶手机玩,老人没有留意到异常。

尝试成功后,孩子利用父亲给他的手机,又多次从奶奶手机里转钱出来。利用这些钱,他邀约了一群伙伴经常在一起玩,通过热搜找哪里有好吃的好玩的,除了请客,还帮人充值游戏、修手机屏幕。除了从奶奶手机里转出的1800元,加上由他自己保管的一千多元压岁钱,全部用掉了。短短十来天,孩子一共乱花了4000多元。幸而发现得早,才没有造成更大的损失。

在批评教育一顿后,孩子写了一份检讨书。检讨书中写道,“父母生我养我十一年,竟换来了我这污秽的举动,我觉得自己如此肮脏!”看起来这么深刻的检讨书,据孩子后来说,其实也是广州那位网友给他的。一共给了四份让他挑,是那位网友以前写给父母的。孩子改了年龄和金额,变成了自己的检讨书。到底还有多少孩子出现同样的事情,不得而知。孩子家人将此事曝光于媒体,意在提醒市民,要防止网上这样的套路,带坏孩子,偷走钱财。

--> 2021-03-09 记者 贺旭艳 2 2 邵阳晚报 content_6733.html 1 “无形手” 伸向老人微信钱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