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场秋雨过后,暑热渐退,凉意初绽。早晚的虫鸣愈发清越。走在路上,偶尔会见到落叶,叶柄微黄,筋脉碧绿,仿佛有几分不甘不舍。
在我的家乡,一年中的光阴大戏,初秋是最丰富华美的章节。生旦净末丑悉数上场,十八般兵器全部用上,唱念做打,水袖翩跹,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这些天,多少蓬勃的生命依旧蓬勃,紫薇花开百日,蔷薇花墙矗矗,牵牛轻扣院门。那些春夏排不上队的野花,细碎、亲切、朴素,摩肩接踵,联袂入世。岗头浅紫、河滩绯红、阡陌斑斓,林下生动。走近它们,陡增几分平民的情怀。而南瓜、豇豆、扁豆仍然在卖力地开花、结实,“满架秋风扁豆花”,说的就是这个季节吧?
从立春那天起,我就关注每一株庄稼。水稻经过泡籽、发芽、棚育、分蘖、孕苞、扬花,到了秋天,它们心思绵密,态度谦卑;红薯经过整垄、培基、下种、剪藤、扦插、翻薅,到了秋天就饱满浑实,深沉稳重。此外,芝麻衣甲明黄,高粱红缨灼灼,刀豆威风凛凛,棉花铁枝栖雪……秋天,哪里都绕不开稼穑,哪里都有丰收相伴。早晨推门,第一缕风中就有庄稼的气息,暗香盈袖,不绝如缕。割一镰稻子煮“开锅饭”,挖一窝红薯埋进炭火,收一季芝麻打一瓶香油……生活妥帖实在、烟火含香。在这样的秋天里,人自然会变得态度谦卑,举止稳重,对土地、对庄稼充满感恩之情。
初秋,踏着一路的虫鸣去拜访朋友,文友、酒友、牌友、病友……朋友多了路好走,朋友多了,也容易让人思想饱满,境界提升。有一位诗人,曾经蔑视物欲,崇尚精神,然而一旦权力在手,竟也不能自持。前些年,他终于走出高墙大院,在坊肆林立的小街一隅,开一家卤菜店度日,私下悄悄资助了多名贫困孩子。秋天来临,柳丝如剪,凉月在天,他常与三五个好友于树下小饮清酌,直至夜半更深,露水沾衣。
初秋,我喜欢学习唐宋某些人,一个人寂寂地山行,想些功名利禄之外的清凉事。那些峰峦如聚的地方,春山如笑,夏山如滴,冬山如睡,落叶一二片,虫鸣三五里。灰瓦白墙的老房子,屋后群山逶迤,门前土地平旷,四周鸡犬相闻。走着走着,就走进了唐人笔下的烟火人间,“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秋天,好像做了长时间的准备,精心迎接一个清淡文人从此路过。
我所在的江淮之间,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风日紧,珍重添衣、莫忘读书”。每年秋天,我会给朋友们发去提醒短信,而后,找诸子百家的文章来读。落叶一二片,虫鸣三五里,这个季节最宜读“诸子”。身心安处即故乡,诸子百家的书,就是我精神的原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