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邵阳,自古有铁打的“宝庆”之称,美丽的资江和它的支流邵水穿城而过。邵水之上,建有一座邵阳城区最古老的桥,这座桥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青龙桥。
青龙桥最早建于唐朝,历经几百年岁月沧桑,几度兴建,先后由木桥改为石墩桥、五墩木梁石桥、石墩钢筋混凝土桥。宋朝时,此桥曾名跃龙挢。元明时期,由于此桥位于城东“震”方,古代神话震位之神为“青龙”,故命名为“青龙桥”,后虽几经改名,最终仍复称为青龙桥。
相传古代邵水河经常发大水,人们就铸造两座铁犀牛分别放在青龙桥头,用来镇压水怪。现在青龙桥的两端,也重新铸有两座栩栩如生的铁犀牛,每座铁犀牛长2.5米,高1.5米,重量约有2吨,成为了知名的邵阳宝庆十二景之一的“龙桥铁犀”景观。
青龙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宽24米,长85米。中间行车两边走人,桥面左右两侧砌有石栏,石栏上刻着精美的图案。每当夜幕降临,桥两侧的霓虹灯交相辉映,漂亮极了。
青龙桥连接两岸,沟通往来,是家乡人民迈向小康的幸福之桥。
双清区铁砂岭小学80班 刘文荃
指导老师 江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