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神滩晚读
3上一版  下一版4
 
赞美之美
我家在椒林(歌词)
家乡的火塘
冬天里的渴望(外二首)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12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乡的火塘

魏 亮
 

冬天气温骤降,母亲体质虚寒,特别怕冷,已把家中的电烤炉拿出来烤火。而我却想起了童年时光里与奶奶生活在乡下的火塘往事来。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的老家乡村还没有通上电,童年里,我与奶奶住在土砖屋里。那时候,农村都是用柴火在灶屋里做饭烧水。冬天寒冷季节,乡下人家村村户户都有火塘。家人们和乡亲们在火塘边围坐着烤火是一件温暖的事,是一道普通而又亮丽的风景线。小小的火塘,是乡下人们生活的希望,更是归宿。

人们一生基本是围着火塘转,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回家了,其实是回到火塘。可以说,有火塘的地方,就有家的味道,就有温暖的气息。平时,火塘是乡亲们一天开始的地方,也是一日终结的所在。

说起火塘,其实并不复杂,大多数情况下就是在灶屋里挖一个坑,用三角铁架搭建而成,上面能烧水,熏鱼肉。一生火,火气向外扩散,屋子都有热气,感觉全身都暖和。一想起火塘上煮出的饭菜,就会怀念那别具一格的香味,禁不住要逗起胃口,垂涎顿生。南方人爱吃米饭,用铜锅煮好饭后,抬下来再在火塘边慢慢烘烤四周,香味扑鼻的锅巴就诞生了。每次都是本来已经吃饱了,但依然忍不住要撬一块锅巴捏在手里大饱口福。至今,我还特别怀念奶奶用柴火做的饭菜,特别是奶奶用自家喂养的土猪做的红烧肉,肥而不腻,特别香,特别好吃。常常还未上桌,就引得我口水流出来。如今在电磁炉或者天然气加工的红烧肉,与之相比,总感觉少了点什么味。

奶奶对火塘里火灰的利用也有一套,经常把深秋挖的红薯埋在里面。奶奶有经验,知道什么时候红薯熟透了,再用小铁钳把红薯夹出来。红薯又香又软,好吃极了。

乡下的火塘还是凝聚全家人人心的地方。吃饭在火塘边,夜晚特别是严寒的冬天,全家人总要围在火塘边取暖。大人们总喜欢讲讲新闻和本村发生的有趣事儿。离年不远了,大人们还会谈些来年的愿望,朴素平实的愿望中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时,亲戚邻居也会串门,家人们自然热情招待,男人们抽烟喝茶喝酒,吃花生。女人们在一起则吃些乡下零食。边吃边聊,聊些都是大家感兴趣的事儿,别提多有味了。夜已深,客人才依依不舍离开。

现在我已离开家乡三十多年,村里的火塘也在逐渐消失,家乡农村也早已通了电,冬天烤火有空调和各式各样的烤火炉。但我对火塘的印象深得揩不掉,抹不去,火塘边这些简单而又真实的生活场景,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中。

(魏亮,教师)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晚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