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专刊·商业
3上一版  下一版4
 
心怀田园梦 奔向致富路
370多家企业提供大批就业岗位
为80余万人提供风险保额882.73亿元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下一篇4 2019年11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隆回县七江镇五星村王解红和邹乐石携手创业
心怀田园梦 奔向致富路

记者 罗俊 通讯员 阳琼
王解红(左)在推介公司生产的成品大米。
 

“除了种地,我啥也不会,是王解红带动村民一起发展产业,让我这个庄稼人有了奔头。”11月11日,在隆回县七江镇五星村湖南泓天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厂房内,村民郑文成一边将大米装入包装袋,一边高兴地说。

郑文成口中所说的王解红是湖南泓天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也是村里的种粮大户、致富带头人。

两人结缘,携手做大做强产业

产业的发展壮大除了靠自身努力,还需要借助团队的力量。在时间轴的另一端,一个与王解红一样有着扎根农村、投身乡村建设情怀的人,也在默默努力着。他就是从1996年开始从事农资经营工作、现任湖南泓天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理的邹乐石。

上世纪90年代,邹乐石通过销售种子、肥料、农用设备等赚到了第一桶金,并且在农业技术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后来慢慢走上水稻种植这条路。

随着业务进一步扩展,2009年,邹乐石成立隆回惠农植保合作社,吸收更多的村民加入合作社,带动他们一起通过种粮致富。他购买了无人机、自动化农耕生产设备,在满足合作社种植需要的同时,为其他农户提供服务,实现多方面增收。

2016年初,一次偶然的机会,王解红结识了邹乐石。由于两人经历相似、志向相同,很快就擦出了共同创业干事的火花。

“王解红有种植方面的经验,而我在粮食加工、经营等方面有优势,我们优势互补,才能把产业做大做强。”邹乐石笑道。

瞄准商机,投入水稻种植产业

50岁的王解红是七江镇五星村人,曾经在沿海地区务工,后来回乡买了一辆拖挂车,做起了物流运输工作。2001年,王解红卖掉拖挂车,把目光瞄向粮食种植产业。

“家乡土地资源丰富,水利条件优越,适合大面积种植水稻。”王解红说,“而且,很多村民外出务工,导致有地无人种,最后变成了荒地,我决定把这些资源都利用起来。”2004年,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他开始创业,用自己多年的积蓄创建了一个小型大米加工厂,并流转土地建立了400余亩的富硒水稻种植基地。

王解红在农村长大,从小就跟着村里的长辈学习水稻种植技术。为了管理好种植基地,他经常早出晚归,深入田间地头摸索和钻研,有时一待就是一整天,蚊虫将他的腿叮咬出一个又一个包,他也丝毫顾不上。同时,他还向农业专家请教如何防治病虫害,在农业技术上“充电加油”。

强强联合,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2016年4月,王解红和邹乐石整合资源,成立湖南泓天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过短短三年多时间的发展,该公司成为了一个集粮食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大型企业,建成双季稻生产基地1500亩、优质稻基地2000亩,年加工大米10万吨,烘干、储存、加工、包装等生产设施一应俱全。

为了能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王解红和邹乐石还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吸纳村民入股,同时与村民签订协议,每年到了丰收季节,以保底价格对他们的粮食进行收购,有效地带动了村民的积极性,形成了“家家户户搞产业”的格局。

五星村13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刘光林将责任田流转给该公司,每年能获得固定分红。同时,他还被公司聘用,负责田间日常管护工作。两项收入加起来,每年能增收4万多元。他说:“天上不会掉馅饼。党和国家政策好,还有人帮助我们发展产业,只要我们勤劳肯干,不愁找不到出路。”

 
下一篇4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晚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