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如果眼下这批鸡能顺利出栏,我家收入就可以比去年翻一番。”11月7日,绥宁县麻塘苗族瑶族乡麻塘村养鸡大户沈召连高兴地说。
沈召连,今年48岁,一家四口,2016年12月被确认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初,在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引导下,沈召连决定依靠养鸡脱贫。得知沈召连资金有限,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主动为他争取了5万元小额贴息贷款。
沈召连的养殖基地位于当地一个小地名叫“翁文”的山坡上。凭借自己的勤劳肯干,再加上扶贫工作队主动为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当年沈召连养殖场的2600多羽土鸡顺利出栏,全家一举脱贫。
养鸡成功,原来生活在贫困线下的沈召连开始被人们尊称为“老板”。“沈老板养的鸡个头适中,老嫩适中,且肉质鲜美,好卖。”绥宁县城一家著名饭店的老板称赞。
今年,沈召连将鸡棚的数量扩大到6个,放养土鸡8000羽,土鸡自己在山上找食和喂食玉米、稻谷等,长势良好。
“根据目前猪肉市场的供销情况,今明两年我们这一带的土鸡市场还会十分火爆。”沈召连判断。今年冬天,已经有了技术底气和营销底气的他准备成立一家“翁文土鸡合作社”,带领周边困难村民联合开展土鸡养殖。
“我的目标是将我们合作社发展成为一家集土鸡养殖、精品水果种植、鸡蛋供应、活鸡屠宰、净鸡销售于一体的农产品生产销售综合体,让‘翁文’牌绿色食品商标响彻湘桂黔边陲。”沈召连“老板”气十足。
据悉,明年,沈召连除了进一步扩大土鸡养殖规模外,重点是利用“翁文”满山沉淀的鸡粪发展精品水果种植。“我们的初步想法是发展黄桃和香梨,这两种水果综合效益高。”沈召连的妻子也仿佛沾上了丈夫的“大老板”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