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神滩晚读
3上一版  下一版4
 
桂花香似故人来
看飞机
秋 夜(外二首)
礼之来往所为何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3上一篇 2019年9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礼之来往所为何

贺旭艳
 

随着作风建设的推进,一到传统佳节,“送礼”和“收礼”便成了廉政警示对象。中国号称礼仪之邦,佳节送礼本也是沿袭多年的传统,为何到了现在成了盯防重点?道理很简单,因为代表礼节礼仪,寓意庆贺、友好、敬意之“礼”,已成了贪腐行为之陈仓暗度。

古语云,礼尚往来。且看看这涉嫌贪腐之礼是如何往来的。

首先,这礼非人心所敬重而来,而是手中公权与送礼者所作的交易。不管是目标锁定的“糖衣炮弹”,还是暗作试探的“投石问路”,或是心不甘情不愿的“上贡”,不以公权输送利益,人家怎么会趋附送礼?

其次,有来就得有往,“往”得不好就是祸。收礼而不往之,人家怎么会心甘?事实上,收礼者被送礼者举报、告状,翻身落马的并不在少数。何况还有党纪法规和人民群众的雪亮眼睛盯着,就算收礼送礼者能两相欢,又岂能长相安?

所以,面对恭恭敬敬送上的礼,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要想想自己是否担得起。或许以自己的地位、给予对方的照顾,确实担得起人家的这份礼,但地位和权力是党和人民给的,能给你,自然也能收回。又何必侥幸初一,却在十五悔不当初?

古语亦云,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以公权为桥梁,礼重只能代表利重,不能代表情真。相反,作为交易砝码的“礼”,越是重,越是毒。把眼光放长远点,回念自己的初心,是做“君子坦荡荡”,还是“小人常戚戚”,选择没那么难。

 
3上一篇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晚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