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刊·综艺
3上一版  下一版4
 
解读梅山文化 解开神秘面纱
资江潮诗联会唤醒“诗意生活”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下一篇4 2019年5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三课堂”第八场邵阳学院胡克森教授开讲
解读梅山文化 解开神秘面纱

记者 陈贻贵
胡克森阐述梅山文化。 陈贻贵 摄
 

本报讯 5月28日下午,由市文联和新华书店邵阳分公司联合举办的“第三课堂”第八场在湘中图书城“书里书外”开讲,邵阳学院文学院教授胡克森应邀开讲“道教、梅山教与梅山文化”。

梅山是一个以湘中梅山为核心的古老历史地域的称谓,其范围包括今天的娄底、益阳、邵阳。自古至今,这里流传着一种古老的文明文化形态,似巫似道,尚武崇文,杂揉着人类渔猎、农耕并原始手工业发展的过程。上世纪80年代,研究者开始称之为“梅山文化”,这一文化概念迅速得到海内外的关注和认定。如今,“梅山文化”研究已成为热门课题。

胡克森结合自己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围绕道教、梅山教、梅山文化三个篇章,讲述道教源流、道教的民族属性、原始道教的形成、什么是梅山教、梅山教的民族属性、梅山教形成的几个阶段、道教与梅山教的关系以及梅山教与梅山文化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为文史爱好者们提供了一场文化盛宴。

胡克森指出,梅山文化是因“梅山信仰”“梅山教”而演化出来的文化,包括该地区的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等,湖南各地不同的节日习俗、婚姻习俗和丧葬习俗等,都带有浓重的“梅山文化”特征,帮助听众对梅山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胡克森是邵阳学院文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史学硕士,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社科基金子项目2个,发表中国古代史、宗教学等学术论文50余篇。

 
下一篇4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晚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