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不知不觉已经5月了。
即将到来的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也是我做妈妈以来过的第三个母亲节,心里感触颇多。
记得那是2011年的冬天,我作为一名护士来到了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这里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大家像兄弟姐妹一样和睦友爱,互相帮助,这是我的幸运和福分。回忆这8年的历程,发现在ICU里发生的故事常常不动声色地体现着“以病人为中心”。
ICU实行的是24小时无陪护制度,每位住进ICU的患者所有的治疗、护理、喂饭、大小便、生活护理都是由护士完成。每天早晚我们都需要给每位患者进行全身温水擦浴、口腔护理、面部清洁、整理床单。清晨到科室后首先熟悉患者的病情,知晓患者的护理重点及护理难点,针对患者的病情做出最佳的护理方案,晨交班后进行各类治疗及护理。在这里,我们碰到过瘫痪几年的老人,身上发出难闻的汗臭味及腥臭味,用毛巾一擦,皮屑直掉。我们科内护士不怕脏,不怕累,接连洗了好几盆水才把老人擦干净,并给予压疮处换药,患者连连道谢,称我们比他自己的崽女更细心,更关心他。
ICU的很多病人气管切开,不能讲话,痰液很多且自行咳嗽无力,“叔叔,有痰不,有痰的话就咳嗽,用点力气把痰液咳出来,这样我们就不用吸痰了,你自己也会轻松一些。”我们经常在吸痰的时候,鼓励清醒、气道开放的病人增加咳嗽的次数,气道湿化后患者一阵咳嗽,痰立刻从人工气道往外喷,一不小心就会喷到护士的衣服和身上,“刚才很不错,来,再咳一次。”尽管衣服脏了,要立马换衣服,可我们的护士眉头都不皱一下,继续鼓励病人咳嗽,把痰液排出。如果病人状况好转,咳嗽次数增多,吸痰有效,我们护士就会高兴。
ICU抢救病人是全院发生最密集的地方,护士们就算休息有时候也需要在家待命,有时碰到抢救病人也不得不抛下家里年幼的宝宝,立马到科室去参加抢救。记得好几次我们护士长不顾家里生病的宝宝,接到科室电话后直奔医院,和我们一起参加抢救病人,建立静脉通路,心肺复苏,吸痰,上氧,除颤等等。每每患者在医护人员的抢救下转危为安,我们就感到无比欣慰。
我是一名ICU的护士,从学校毕业出来,就清楚地知道作为一名护士的意义,我们要全心全意“以病人为中心”。危重病人承受着病痛,更需要护士们细心的照顾,同时我们作为一名母亲,虽然因为工作而缺少一些陪伴孩子的时间,但看到自己照顾的病人转危为安,十分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