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金湘城乌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王晋龙每年为贫困村民发放鸡苗,让全村走上养殖脱贫之路!”5月1日,城步苗族自治县儒林镇金水村贫困村民王奇良免费领到“战斗鸡”鸡苗20只。
当天,“苗乡鸡倌”王晋龙举行“情系建档立卡,助力脱贫攻坚”鸡苗免费发放活动,共为全村81户333名贫困村民发放1800余只鸡苗。自2016年以来,他已连续4年为贫困村民免费发放鸡苗8000余只,总价值达8万余元。
王晋龙2015年前是该村有名的贫困户,当年他从1000只鸡苗养殖起步,只用了两年时间,就从之前的贫困户到成为全县脱贫致富的示范户。脱贫不忘本,致富惠乡邻。他依托当地优良的生态环境发展土鸡养殖,在率先脱贫的同时,也为当地村民找到了一条产业致富之路。
金水村地处黔峰山半山腰,常年云雾笼罩,竹海郁郁葱葱,山泉流淌,是生态养殖的好环境。王晋龙今年43岁,憨厚朴实。他养的土鸡,被称“五黑一绿”乌鸡,即黑羽、黑皮、黑肉、黑骨、黑内脏、绿壳蛋,是集黑色食品与绿色食品为一体的土鸡珍品。
“谁能白天在我的山林里捉到一只鸡,土鸡白送,还奖励每只100元”“谁能数得清我山林里的土鸡只数,奖励一万元”。王晋龙说,大白天不借助任何工具能捉到“战斗鸡”,难度系数极大,几乎是不可能的;他自己也数不清山林里到底有多少只鸡,他自己估计是9800只左右,误差在200只上下。
将王晋龙的土鸡归属为“战斗鸡”一点也不夸张。这些鸡能跑能飞,跃得过山涧,跑得赢猫狗,飞得上树梢。鸡场方圆500多亩,无栅栏和围网,但他一点也不担心鸡会飞出这片山林。王晋龙说,一只鸡的活动范围不会超过150米远,生蛋地点和栖息场所也极有规律性。每只鸡有基本固定的鸡群,他每天只需在草丛中捡蛋和晚上清点鸡的数量就行了。由于山高林密,他最担心的是叼鸡的黄鼠狼。去年9月,他守候了几个晚上,才将山林里的偷鸡野货捕获,还了鸡们的自由空间。
在金水村,王晋龙还是公认的“最勤快男人”。除了近万只土鸡,他还种了8亩稻田,养了10头牛和近百只鸭子,山上种了板栗和杨梅,田里养了泥鳅和鲤鱼。他给笔者算起时间账,每天6时起床,进行小鸡观察,然后大鸡喂养,中午进行稻田及牛、鸭管理,下午3时开始巡视山林收蛋,然后进行第二次投食,晚上再进行巡视,检查鸡群进栏舍和上树栖息情况。在鸡龄半个月期间,每夜需观测4次以上。如此每天往复,睡眠时间不足5个小时。
勤劳奋斗,青春飞扬。王晋龙是致富路上的追梦人,他有一个梦想,就是带领更多的乡亲走上养殖致富路,让苗乡“战斗鸡”飞上全国更多老百姓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