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回味悠长苗家油茶的牵引,是高亢嘹亮苗乡山歌的召唤,是飞龙在天苗族吊龙的惊叹,是古朴神秘巫傩苗俗的浮想,是天苍苍野茫茫南山牧场的回望……在山花争奇斗艳的一个周末,我与几位喜欢游山玩水的朋友走进“中国山歌之乡”——城步。
我们从邵阳出发,一路欢声笑语车到城步。连绵朦胧的细雨夹着晨光,雾霭烟岚中的苗乡别有一番风韵。远远望去,倚着巍峨的三十六峰,萦绕其中的云雾时聚时散,加之有春雨洗过的新绿和山野鹅黄装点,那景致越发幽静脱俗、如同一幅隐约在云海中的水墨画。
一年之际在于春。山峰下,田野中,已有早起的农人在田间劳作。
在高速出口处,城步的好友小杨就在路边等我们了。见我们的小车一出高速口,就向我们不停地挥手。“你们来得真早,怕是鸡还没穿裤就起床动身了吧。”我们的车还没停稳,小杨就叽叽喳喳地说笑了。
“我知道你们没吃早餐,猜猜我带了什么好吃的。”小杨背着一个小背包,从包里拿出一袋冒着热气的东西。同车的兄弟王哥说先猜:“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应该是水蜜花粑粑。”“猜对了,接到你们来城步玩的电话,我妈妈昨天就满田间地里摘水蜜花,连夜做好早早蒸熟了。”一听是水蜜花粑粑,朋友们像打劫般哄抢,生怕带少了吃不到。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车行驶在南山脚下的公路上,我们不约而同地唱起了歌谣。光景在移动,久居城市的我们,整日与人行车流为伍,与浮躁压力为伴,早已遗忘了春天的姿彩。
南山,就像是一部厚重的线装书,翻不动的石简木牍,山的脉络是野径,如韧性的线,把山的书一段一段一页一页地贯穿起来,你只能循着山径峰回路转慢悠悠地阅读过去。
山峰是延绵的,远眺是黛青的线条,柔和在你的视线里。逼近了,让你感叹什么叫陡峭。半山腰间,只要你在车窗里抬眼望去,就会吓得脑门子冒虚汗。想尽情体味征服的韵味,你只有变成一只鹰,盘旋而上展翅翻越一个又一个峰头,才能笑傲长空。
“前面就是老山界了,是因陆定一的散文《老山界》而名扬天下。”小杨向我们介绍:老山界全长30里,其中百步坎地段为70多度的陡壁上雕凿出来的百余级石梯,形似天梯,令人望而生畏,老山界是当年红军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高山。2002年,南山牧场修建了老山界纪念碑,眺望老山界,“八一”军歌仿佛在耳边激荡。
南山国家公园,真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嵌镶在湘桂边陲的崇山峻岭之中,绵延80余里,共有48坪、48溪,更有48景点缀其中,既有北国草原的苍茫雄浑,又有江南山水的灵秀神奇,真是人间仙境。
我们把车开到了南山紫阳峰下,草原风光异常浓郁,蓝天、绿草、奶牛相得益彰。登上紫阳峰,极目远眺,山头山坳,绿草茵茵。紫阳峰下,犹如一个个满盛翡翠的玉盘,被高高地托起在群峰之中蓝天之下。
走到高山红哨,小杨说此地当年是广州军区的一个防空哨所,拍了电影在全国上映后便名扬全国。如今,写有“高山红哨”四个红字的那块石碑还在,那栋用麻花石砌筑的营房还在。在茅坪湖草坡上有无数的岩梨树、映山红、常青树等顽强地生长在形态各异的花岗岩缝中,构成了南山草原上又一奇观——天然盆景园。
游游走走,不觉中天色已晚。原打算回县城住宿,可王哥说他车上有两顶帐篷,今晚就在南山露宿,体验一下高山草原的独特风情。于是我们自己动手扎起帐篷,夜幕降临,大家走出帐篷在夜空下放声歌唱,远处山头的风力发电塔传来了轰轰的声音,说说笑笑后因一天的劳累,帐篷里便传来了此起彼伏的酣睡声。
第二天清晨,第一缕阳光在牧场上升起,周围的山头被雾海笼罩,在混合着南山牧草香气的晨曦中,感受那份震撼与壮美。“太美了!”大家欢呼着拿出手机,捕捉这难得的瞬间。我们站在草原上,深深呼吸着清新而香甜的空气,幸福快乐伴着朝阳一同升起。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下得山来,再回望南山,一群群奶牛在高山草甸上缓缓蠕动,宛如天上飘散的朵朵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