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考改革的层层推进和人们对择业方向的备受重视,一门新的课程正走入高中校园,那就是生涯规划教育。2018年9月,邵阳市二中率先开设了这门课程,由专职心理教育教师刘凌宇施教。
刘凌宇是市政协委员、市三八红旗手,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12月,刘凌宇特意去长沙参加了生涯规划师的封闭式培训。回来后,她作了进一步的探索和思考,于第二年的新学期面向高一新生推出了这门课程。课程的内容包括自我探索、探索社会、生涯唤醒、生涯教育、生涯决策等。
生涯规划教育课的意义在哪里?刘凌宇介绍,主要是帮助学生一方面了解自我,包括自身特征、能力、特长等,找到自己的职业倾向;一方面了解社会、了解大学及其所开设的专业和未来发展的趋势,从而在选课时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科目,学起来得心应手、事半功倍,在填志愿时能精准选择学校和专业,让未来的人生少走弯路。
这些课程含有心理认识、心理教育的内容。如在《寻我所需——价值观探索之旅》的课程中,刘凌宇用《鳄鱼河的故事》来引导学生认识价值观。而在多元智能检测中,刘凌宇引导学生探寻自身多元智能结构,找出擅长的科目。
除了她自己设计的课件,刘凌宇还把高校请进来,通过宣传展板、宣传资料和面对面交流,让学生对高校有更多的认知和了解,在填报志愿时有更清晰的认知。同时采取请学长回母校介绍自己攻读的专业,组织学生开展职业体验、研学旅行等措施,让学生进行生涯探索,提前感知未来的生活,了解未来的道路。
刘凌宇说,生涯规划教育强调“人境适配”,也就是人们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自己擅长又喜欢的。在适合和喜欢之间,适合更重要。因为兴趣可能是暂时的,现在喜欢的以后未必喜欢。而如果选择不适合自己的,很可能会因为不适合学起来很吃力,付出很多收获很少,很容易打击信心。
在以前的应试教育和高考录取模式下,所学非所好,所用非所学,学业中途而废或专业不对口的现象并不少。通过科学的生涯规划,可以在填志愿时做出正确的选择,让未来少走弯路。但是,要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社会,找到目标、找到方向,刘凌宇说,单靠学校里这些生涯规划教育课程还不够。“在学校做出进一步提升的同时,需要家长有更多的重视,社会有更多的介入,也需要学生有更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