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神滩晚读
3上一版  下一版4
 
五张全家福
买门(微小说)
人生是条路
娘望(外一首)
春 意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下一篇4 2019年3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五张全家福

彭利文
 

猪年正月,春雨连绵。这个雨歇天晴的周末就显得格外弥足珍贵,阳光暖暖的,照在宽大的书案上。书案有点乱,纸笔墨砚碑刻书帖随意摆着,还有一叠相片散落其间,正在等待与这明媚的春光一起装进相册。相片是猪年新春手机拍的四世同堂的全家福,电子版怕弄掉,专门洗印了大小不一的纸质版。相册里有五张不同年代的全家福,时间跨度将近四十年。我把全家福取出来一字排开,在明媚的阳光下细细品读。这一张张全家福不仅真实记录了一个小家庭的历史变迁,留下了这个时代飞速发展的印记,更是我们伟大祖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发生巨大变化的一个缩影。

最早的一张全家福,是黑白照,尺寸很小,拍摄于1981年9月1日。父母居中而坐,我与小弟分坐两边,大姐、二姐和小妹立于后排,背景是洞口黄桥公社一幢红砖青瓦的小平房。那是我们随母亲落实政策从下放的乡下“返城”回到小镇生活的第二个年头。照相那天,正是新学期开学的日子,母亲买了最为时兴的的确良布料,用自家的上海牌缝纫机给我们每个人都做了身新衣裳。家里布票不够,还找亲戚赊了一些。

第二张全家福还是黑白照,却喜添家庭新成员。不用问是大姐二姐已觅得佳婿。相片一角标记了拍摄日期,1986年11月11日。其时,二姐夫所在黄桥制鞋厂正值鼎盛发展期,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厂兴人荣,二姐夫意气风发,在照相时说了一个故事。说县委某领导到上海出差逛商场,见布鞋价廉物美,就买了当礼物送人,回家细一看,却是本县黄桥制鞋厂生产。后来,这个故事出现了很多版本,在小镇盛传一时。看到这张全家福,我眼前立时浮现出黄桥制鞋厂高大的厂房和繁忙的生产场景,还有鞋厂高楼上镌刻的八字厂训“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只是好景不长,与众多县办镇办企业一样,黄桥制鞋厂几年后就由盛转衰,最终改制。

照第三张全家福,已是十年后的初夏。我们家历经三次乔迁,在小镇有了自建的临街楼房,姊妹五人皆已成婚,阿翔、蕾宝、阿昉等第三代亦已相继降临。专门把摄影师请到自家店铺门前照了彩照,人像十分清晰,人像后面的店铺玻璃柜台里琳琅满目的商品也很清晰。那一年,母亲所在的黄桥镇杂货商店关门倒闭,便在自己家里开了这家杂货店。糖果烟酒雨伞鞋袜电池灯泡,只要过日子用得着的,杂货店里就有卖。父亲上班之余帮忙进货,母亲只管售卖。记得有一年春节,父亲按惯常的数量进购一批饼干,却没料想小镇人的消费水平悄然提高一大截,改呷巧克力夹心饼了。眼看已近年关,普通饼干一点也卖不动。母亲一个电话把我们姊妹五人急召回家,让大家到黄桥三街各自摆摊专卖饼干,不卖完不准收摊。事后我由此写了篇散文,题为《春节,我们全家练摊忙》,在市报发表。

父亲八十大寿,我们拍摄了第四张全家福。这张全家福场面最大,人数最多。父母被众多的儿女们侄儿女们外甥们以及孙辈玄孙辈众星拱月般拥坐中央,酒店巨幅电子屏上大红的“寿”字,映红了每一张如花的笑靥。那天,有很多远在千里之外工作的晚辈,坐飞机坐高铁专程赶回来为父亲祝寿。父亲很高兴,嘴里却嗔怪着,“路咯么远,机票咯贵,就不要回来了么。”表兄是位成功的企业家,在福建的厂子产值近亿元。他拉着父亲的手动情地说,“一定要回来的。亏得舅父当年让我进汽配厂当学徒,学到技术开了眼界,要不就没有我的今天。”父亲闻言连连摆手,说,“这是你们自家的能干,是你们碰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

第五张全家福,自是刚刚洗印出来正待装进相册的这张四世同堂大合影。拍照时,年近九轶却仍然耳聪目明的老父亲说,去年武冈通了飞机,今年洞口通了高铁,听电视上说我们国家连跨海大桥也造出来了,我们全家也要一起坐飞机坐高铁去外面走走,去看看祖国的大好山河。

父亲的提议赢得满堂叫好。

 
下一篇4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晚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