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刊·综艺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为生活加点“糖”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2019年3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铁梅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业余时间兴趣广泛,写作、书法、古筝、合唱样样在行
为生活加点“糖”

文/图 记者 陈贻贵
张铁梅弹奏古筝,为朗诵配乐。
张铁梅(中)参加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合唱节。
一有闲暇,张铁梅就会轻抚琴弦,美妙灵动的琴声便从指尖倾泻而出。
张铁梅的字清雅俊秀。
 

3月3日下午,一阵阵悦耳的古筝声,如同清澈的泉水从大祥区红星花苑小区传出。张铁梅手缠玳瑁轻抚琴弦,全神贯注地弹奏古筝名曲《渔舟唱晚》,悠悠琴声从灵动的指尖倾泻而出,时而畅快如歌,时而欢快淋漓,美妙声音让人陶醉。

张铁梅是北塔区高撑小学的一名教育工作者,1989年毕业走上教师岗位,在教育战线已工作了30年。无论是在学校苦读,还是在苗圃耕耘,她兴趣广泛,才艺突出,写作、书法、古筝、合唱,样样感兴趣。

在邵阳师范学校读书时,张铁梅就对音乐情有独钟。近六年来,作为一项兴趣爱好,古筝一直伴其左右。她参加古筝培训班学习并每天坚持练习。如今,古筝已经成为了她生活中与之相知相守的一部分。张铁梅说,古筝的声音真奇妙,指法很多,它既可以演绎出欢快悠扬的声音,也能弹奏出低沉哀伤的乐章。美妙的旋律不仅在她的指上流淌,更在心中飘荡。

通过多年的练习,张铁梅弹的古筝曲深得大家喜欢,2018年她先后5次受邀参加演出活动。2018年5月27日,她为第四届“曹灿杯”青少年朗诵大赛邵阳赛区颁奖典礼表演古筝配乐诗朗诵,2018年7月,她为邵阳日报社举办的邵阳市小记协“形象大使”暨“金罗湾”杯第一届朗诵大赛现场弹奏古筝,为朗诵者配乐。2018年8月,为邵阳文学院袁小辉讲师在新华书店举办的“第三课堂”诗词的味道——诗词的品鉴和古体诗词创作入门讲课中表演诗朗诵古筝配乐《春江花月夜》。

除了弹古筝,张铁梅还喜欢合唱艺术。在北塔区教育系统一位同行的影响下,张铁梅加入了市文化馆梦里缘合唱团。从节奏、音阶、练声等最基础的知识开始学,慢慢地,她从试试看到喜欢,训练从不缺席。这种坚持,既培养了自己的恒心毅力,也丰富着自己的业余生活。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合唱节、洞口县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在灿烂阳光下”合唱音乐会、市离退休干部“喜迎十九大 颂歌献给党”合唱比赛等重大活动,都有她的身影。

张铁梅还是一名书法爱好者。多年来,为了练好书法,张铁梅买来字帖,静下心来认真临摹,潜心研习研习王羲之、赵孟頫的书法。2018年2月,她还报名参加市老年大学书法班,师从书法老师罗中柱。长期不懈努力,张铁梅书法写得有模有样,她的字宛如其人,很秀气,又具灵性。

广泛的爱好,丰富了生活。殊不知,眼前这位经常参加文体活动的园丁也经历过痛苦的“烤”验。2014年的一段时间,因为高烧不退,被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由于治疗不及时,造成了脑损伤。治疗后,张铁梅坚持弹古筝、练书法,每天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记忆消失了,练习古筝和书法一切得重新开始,很多字反反复复写了无数遍。”张铁梅说,虽然失忆对她弹古筝和练书法带来不小的影响,但她还是顽强地克服了困难,坚持了下来。

生病期间,身边亲朋好友和同事们浓浓的关爱和帮助,让张铁梅工作和生活渐渐恢复正常。而更让人欣喜的是,长期坚持练书法、弹古筝,她心情好了,记忆也很快得到了恢复。从失忆再到恢复记忆,这样只能在电视剧出现的桥段竟发生在自己身上,若不是亲身经历,张铁梅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她说,和知情者一样,非常感叹生活的神奇。

此外,张铁梅还酷爱写作,她的诗词、散文作品不时见诸报端,是北塔区教育局优秀通讯员、多年前也获评邵阳日报社优秀通讯员。2017年,她写的诗词《江月楼台倚书阁》获第九届华鼎奖全国诗词大赛银奖。

周五下午书法课、周六古筝课、周日上午合唱训练,每个周末,她的日程表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的。“我做的都是自己喜欢的事,让很多朋友都很羡慕。这些爱好既锻炼了身体,又可以交到朋友,很开心!这些爱好,让我的生活很充实!”张铁梅笑着说。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晚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