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老年生活
3上一版  下一版4
 
音乐作伴 快乐如歌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2019年1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年近八旬的李树仁退而不休,先后创作出《重归卡拉麦里》《女儿》等多部音乐剧和歌剧
音乐作伴 快乐如歌

文/图 记者 陈贻贵
李树仁在创作歌剧作品。
李树仁在游览桂林山水,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
音乐剧《重归卡拉麦里》获得陕西省剧协举办的2018年度剧本征稿评奖(大戏类)一等奖。
李树仁(中坐者)在参加第二届北大歌剧论坛。
 

“因为在北京专业歌剧团里多年的熏染,以及自己到地方后不断地学习,我对歌剧创作的爱好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这倒使自己的晚年生活有了丰富的色彩。”1月20日,谈及自己在外人看来比较“高冷”的爱好,市文化馆退休副研究馆员李树仁激情满怀,自豪不已。

李树仁老人今年78岁,现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歌剧研究会会员。李树仁是地道的“老北京”,曾经在原中国建筑文工团歌剧团、海政文工团原歌剧团工作,他开玩笑地说:因为在命运和机遇上没“踩上点儿”。离开北京后,他又在地方文工团待了十几年,1978年到了邵阳市文化馆工作。之后,他一直待在邵阳,直到2000年退休。

参加工作时,李树仁担任演奏员,他说自己真正的爱好却是文艺创作。离开歌剧团后,他写过电视剧、话剧、歌舞剧、歌词,并为我市大型文艺晚会做过多年策划、撰稿,常年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上世纪90年代初,李树仁创作了第一部大型民族歌剧《牡丹》。写好后,他自己把剧本送到中国歌剧舞剧院请专家们提意见,却没想到受到了院长乔羽的召见。乔羽仔细看了剧本后,对这部歌剧给予了高度评价,这给了李树仁极大的鼓励,更加坚定了他创作歌剧的信心。

然而,由于一直忙于群众文化工作,同时还当过两届市政协常委,李树仁无法抽出时间,也无法静下心来进行创作。“上苍给了我一个逮不住摸不着的歌剧梦,直到老了才去追梦。”退休后,李树仁有了大量的时间,创作激情一发不可收拾。他先后创作了歌剧《银线草》(曾获广东省全国征稿铜奖)、音乐剧《阿斯巴情歌》(山东省全国第十届艺术节剧本征稿入围奖)、独幕歌剧《母亲》(获湖南省第三届艺术节银奖)、应约创作音乐剧《凤之炼》、歌剧《女儿》等。

“我这个人,一看到好的歌剧题材就会冲动起来,所以总闲不下来。”说到自己创作的歌剧和音乐剧作品,李树仁激情满怀。2015年,李树仁整理了多年来创作的歌剧、音乐剧,正式结集出版了《李树仁剧作选——歌剧·音乐剧专集》。2018年,陕西省戏剧家协会面向全国征集优秀剧本,李树仁创作的以中国野马回归原生地自然野放为题材的音乐剧《重归卡拉麦里》在170多部应征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大戏类)一等奖的第一名。“收到证书的那一刻,我心里无比激动。”李树仁说。同时,该剧还获得北京市第三届优秀剧本奖,并在全国唯一的专业歌剧杂志《歌剧》发表。2018年,李树仁和朋友一起完成了歌剧新作《乌扬嘎和他的女人》初稿,目前正在修改中。

虽然李树仁的歌剧、音乐剧作品获了不少奖,也在刊物上发表了,但始终没有作品搬上舞台。“因为不是驻团专业作者,且全国真正能演歌剧的团体甚少,这就使作品搬上舞台更加困难。”2017年底,让他喜出望外的是,音乐剧《阿斯巴情歌》和歌剧《女儿》两部作品同时在北京签约。目前,这两部作品的作曲家已定,正在筹备搬上演出舞台。“作品搬上北京舞台,这是我一生的梦想。”李树仁开心地说。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晚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