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家种植了4亩红薯,有一万多元的收入。今年,我还打算扩大种植面积。”1月22日上午,洞口县毓兰坊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内,从总经理王中军手中领到2800元卖红薯的钱,毓兰镇凤溪村村民王启凤开心地笑了。
毓兰坊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由彭涛和嫂子刘丽燕一起创建,董事长彭涛是毓兰镇凤溪村人。变身“田园创客”前,曾在一家星级宾馆上班。凤溪村处于雪峰山脉凤凰岭下,沙皮江上游,农户有种植红薯的传统,但由于红薯不值钱,渐渐改种花生、玉米等经济作物。有一次,彭涛和嫂子刘丽燕在吃烤红薯时发现,烤红薯的价格每公斤8元,非常赚钱。彭涛的心为之一动:家乡种红薯有优势,何不做一下红薯文章?
随后,彭涛和刘丽燕跑到怀化买回了一千公斤红薯种,发动乡亲们种红薯。2016年,在她们的带动和影响下,六七十户农户广种红薯。当年,她们收购了农户家种的红薯并从绥宁收购了5万公斤红薯,将红薯进行深加工,做出红薯干、红薯糍粑、红薯豆腐、红薯糖等产品。2017年3月,她们俩筹得一百万元,在家乡凤溪村创办了洞口毓兰坊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并注册了“沙皮江”商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和农户签订了种植收购合同,统一提供薯苗,统一回收,统一价格,并聘请洞口县农艺师为村民传授种植技术,发展订单红薯种植。
尝到甜头后,村民们种植红薯的积极性更高了,种红薯的人越来越多。目前,公司已在洞口县花园、竹市、江口、毓兰、高沙等5个乡镇,以及绥宁县枫木团苗族侗族乡设有红薯种植基地500多亩,带动400多户农户种植红薯。
红薯干是彭涛主打的“拳头产品”,使用纯朴的古法制作,制作方法尤为讲究。通过学习并慢慢摸索,她们掌握了这一制作方法。彭涛介绍,首先去皮,洗净后敞开式微蒸,这样更好地保留了红薯自身的甘甜滋味。蒸熟后切片,然后放到烤箱里铺开,根据每一个红薯的干湿程度来翻烤。“烘烤13个小时左右焙烤1380摄氏度高温,以完成红薯干的蜕变。经过一周摊凉,再包装入库。”彭涛说,经过蒸煮、焙烤等多道工序,做出来的红薯干嚼在嘴里,爽口筋道。在今年1月举行的市第三届特色农博会上,沙皮江红心薯干获得产品金奖。
通过电商、微商销售平台,并通过代理商将红薯干、红薯糍粑等产品销往广东、山西、北京等地,深受消费者青睐。“今年我们收购了200吨红薯,产值有200多万元,纯收入有40万元。”彭涛说。靠种红薯,彭涛和刘丽燕不仅实现了创业梦,同时也带动了乡亲们一起脱贫致富。产品销售旺季,一些贫困户和留守妇女在她的公司打工,既方便照顾家庭,又可以在家门口务工就业,增加了收入。
除了做好红薯文章,她们还生产腊制品、干笋、干蕨等农产品。彭涛说,今年她们打算建一个储藏库,延伸产业链,增加红薯粉、红薯豆腐、神仙豆腐等产品,并将产品做精做优,让红薯产业真正成为父老乡亲发家致富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