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隆回县羊古坳镇湖南乡香湘米业有限公司一派繁忙景象:厂房内,机器轰鸣,一包包晶莹剔透,色泽透亮的大米源源不断地从生产线上打包送到成品库房;厂房外,工人冒着寒冷将大米装上卡车送往外地。
湖南乡香湘米业有限公司是羊古坳镇优质生态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创办的一家现代化大米生产企业。合作社理事长彭中元见证了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强的发展历程。
“羊古坳镇富硒土壤资源丰富,村民以袁隆平院士超级杂交水稻为依托,瞄准富硒营养大米,做足生态文章,将资源优势转化成助推经济发展的动力。”谈起成立合作社的初衷,彭中元说。
彭中元介绍,合作社最先只是在村里流转数10亩土地进行小规模种植尝试。通过不断实践和积累,合作社扩大种植规模,2017年在羊古坳镇转角丘村流转土地485亩种植水稻,修路建渠,打造高标准优质生态稻种植基地。
“食品安全大于天,我们始终把生态种植放在第一位。”彭中元说,基地种植的肥料来源于养殖场粪便发酵后的有机肥,同时基地配有黑光灯、太阳能杀虫灯等设备,通过生物防治技术保证稻谷不受虫害影响。”彭中元说。
合作社为了做足生态营养大米的文章,在“富硒、有机”的基础上,注重产品的多元化。合作社产业基地除了大量种植深受用户喜爱的泰优98、泰优390、野香优油丝等品种,今年还将试种香稻、紫米、黑米等,提高产品竞争力。“我们刚成立公司的时候只有一条1万吨生产线,后来我们又购置了粮食储存罐、低温循环烘干机等设备,发展到现在,公司已经变成了一个年生产能力达到3万吨的粮食仓储加工基地。”彭中元说。
如今,生态大米成了村民的致富“珍珠”,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解决了当地村民一些就业问题,还为产业脱贫奉献一份力量。合作社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落实产业扶贫政策,鼓励和吸收建档立卡贫困户加入进来。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的优质生态稻,合作社以高于市场价5%至10%的价格收购,并进行深加工出售,助力贫困户增收。
“我原来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合作社成立这个米业公司后,我就一直在公司务工,现在每月的平均工资有3000多元,终于摘掉了‘穷帽’,真是要感谢合作社。”村民彭国云开心地说。
村民肖金平以前在外打工,合作社的成立让他告别在外漂泊的生活。肖金平将自家6亩多地租给了合作社,每年能获得固定租金。同时,合作社聘请他去搞田间管理,每月能领到3000元的工资。村民肖金平说,“每年这两笔钱加起来也不少,农闲时我再搞点其他副业,生活没一点问题。”
“现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已经不满足于怎样吃饱,而是追求怎样吃得更生态营养。我们将继续发挥资源优势,不断创新,精心培育,生产优质大米。同时,调整产业机构,扩大产业规模,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对于未来发展方向,彭中元说出了自己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