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风雪中有人还乡 午夜 红丘陵上的柴扉吱呀一声 湘西南大地上 千万只洁白的蝴蝶翩然起舞 和所有白雪覆盖下的土砖房一样 每天夜里 总有一双老花镜在针尖上游走 耳朵,却倾注着屋外的一切响动 关注着那个熟悉的脚步 是否由远而近 密密麻麻的针脚 时常将我深深扎痛 那是谁依偎在红丘陵上 把牵挂,遥寄千里之外 ★★青瓷 他只是白茫茫黑夜的一个点 疾速向我的窗口漂移 那扇窗被我抠烂了,栅栏全是攀爬的痕迹 多像两节被拦腰斩断的蛇,扭来扭去 靠也靠不拢,靠也靠不拢 有多少风要熄灭这盏灯,就有 多少雪要淹死这个夜 是否?有一条船渡我过去,渡你过来迎接黎明? ★★王唯 喜欢大雪的夜 有很多发光的事物 道路、灯盏,以及 彩色的车票 老天爷准备的 八千公里雪 被人们踩成一条 回家的路 ★★刘筱梅 风,在说话 雪,在说话 悄悄地,不知何时 夜,眯了眼睛 车灯开亮的一瞬间 将夜的面具撕开 心,漫无边际 又回到零下25摄氏度的雪乡 同时,也最易抵达家乡 从始至终 就这么任性一次 雪大的时候 回家的心情更明了 ★★吴和君 小小,单薄的雪花 开在风的沉吟中 有一朵就足够,代表心潮湿的内容 背负的行囊,还能装下点什么 也许,不是疲惫 是久久等待后 一串长长的思索…… 归路,总是逼仄 脚印,肯定有细碎的声音 把夜色的黑,一一惊醒 ——用深陷的形式,告白于 雪花的聆听 脚踏雪泥,踏故土的泥香 “吱呀”一声 “是谁啊?” ——炉火旁一脸黝黑的老者 仔细,端详…… 用一种亲切的乡音 问寒,又问暖 ★★王芳艳 孩提时,为一睹风花 抛弃书本,挥别故乡 从此,一别千余里 山,不是那山 水,不是那水 故乡的山山水水哟 方是那放风筝的线 牢牢地拽在心头 梦里,爹娘伸长颈脖 风在呼,雪在喊 腊肉香肠、豆腐丸子在召唤 乳名荡着秋千,山谷作应 心,在归途,在归途…… 抖一身迟暮,归来时 山,还是那山 水,还是那水 我,不再是 别离时的那个小女孩 而爹娘哦,发绪已染风霜 村庄,半生半熟 乡邻,说熟不熟 ★★侯发亮 风在吹,雪在悄然地下 寒夜,冰冻。 深一脚,浅一脚 那盏微弱的灯火 忽明忽暗。深深的印痕 歪斜着回家的路 晚雪飘零 归路漫长。在人生的路上赶 总有几朵哀愁伴随风雪 颠簸的路途 行走着孤独行走着沧桑 望着家的温馨 再艰辛 也有前进的动力 ★★雪海无垠 白白的风在喊 撕碎的云在飘 一个走在莽莽原野的赶年人 像一只离群的羊羔 滚在孤独里 迈一步,地痛一下 踩一脚,留下一个深深的证据 肩上沉重的行李箱 装满了夜的呼唤 他看见夜的灯火处 亮起一串焦虑的企盼 桌上一盘热了又冷的饺子 举着渴望的眼睛 ★★刘群力 紧紧衣领,挡住袭来的寒风 一串串脚印留在身后 纷飞的雪,欲遮住有人来过的痕迹 有灯光的窗户,透露着家的温度 正在冒热气的饭菜旁 有人,正深情相拥 打开一扇门,一同扑上来的 有小宝和小狗 还有咯咯的笑声 抖落风雪,褪去衣服 热水哗哗响起。冲洗去镜中风霜 合上被子,闭上眼睛 黑夜的温暖,让 每一丝呼吸渐渐平稳 ★★王新喜 风裹着雪 柒白了大地 染白了天空 染白了,风雪夜行人 非为寻梅,非为踏幽 而是,家里 正有人倚门而望 刚踏入门槛 满身的雪,立马融得 干干净净 ★★唐白甫 从天山南麓,经昆仑余脉 沿河西走廊 与滔滔黄河之水并行 不提酒泉卫星城 也不说嘉峪关,敦煌石窟 说个小地名 也是刘邦项羽争霸之地 在陈仓,停了三分钟 到古都西安之后 穿越秦岭 叩响终南山长长的隧道 于魏蜀吴三国混战之处 襄阳逗留一阵 再下汉阳,横过长江 在岳阳,望得见洞庭湖 停于长沙,转乘大巴 路途临近伟人故里韶山 如此气势磅礴 自北向南,仿佛贯穿古今 我只是个回家过年的人 风雪无阻,日夜兼程 ★★伍雪梅 夜未央 雪花正在沸腾 燃烧着夜归人的心 寒风如刀,刀口霍霍 也无法龟裂那团烈焰 深一脚,浅一脚 一步一步,行进 无数个趔趄,就如 那双,望穿秋水的眼 路漫漫,心切切 风雪兼程 只为,那窗灯火 ★★刘盛贤 有一盏灯 等在寒冬的深夜 听着雪落空谷的诉说 夜有多深 苦有多厚 爱有几分 岁末的风 吹动回归的思绪 寒夜里的雪 想铺平回家的路 夜幕吞噬炊烟的地方 总有一扇窗 留给踏雪前行的脚步 每一个 在风雪中种植的梦想 一定会把握心的方向 风雪夜归的身影 不只是一个偶然的时尚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