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下午,收到出版社寄来的《梦中的村庄》。抚摸着这本散发油墨香的新书,像触摸刚刚诞生的孩子,内心无比喜悦。想想它从孕育到出生的过程,感慨万千。
2016年,我从单位“脱钩”,参加县委的中心工作,去雪峰山腹地的一个小山村扶贫,担任这个省级贫困村的党支部第一书记。我与学校两位年轻的同事,按照县委的要求,进村开展工作。经村支部书记的推介,三人租住了一个全家外出打工村民的农舍。安顿下来后,按上级要求,我们开始了对全村贫困户的大走访。
走访的结果,是令人震惊的。虽然我们都是农家子弟,但进入城市求学、就业之后,远离了乡村。在城市,我们习惯了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繁华,对灯红酒绿也司空见惯。而偏远的山乡,泥泞的小路,破旧的小屋,简单得令人吃惊的生活,随处可见,这些,我们已经很陌生。特别是有的自然村落,除了有电,几乎看不到现代文明的踪迹,刀耕火种,靠天吃饭的现状,令人震撼。
这些所见所闻,像潮水,不时在心头涌动。我忍不住拿起了手中的笔,记录着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牛儿呀,你慢些走/我要跟上你的脚步/咱俩不急/慢慢劳作/我会将这养家糊口的土地/全部翻耕(《梦中的村庄:牛儿呀,你慢些走》)。
收割后的秋野,年逾古稀的老者,在吆喝着老牛耕种,这样的场境,令人唏嘘。
一次旱灾会使我们颗粒无收/一次山洪暴发会使我们倾家荡产/一次无法预料的大病/会将我们击倒/……我们多么想变成鸟/长着翅膀飞出去/看看外边精彩的世界(《梦中的世界:我想变成一只鸟》)。
山乡农村基础设施的薄弱,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下,是难以令人置信的。它像重锤,击打着我的心。面对贫困,我们知道了肩上的担子有多重。
走进这熟悉的院落/坐到滚热的火塘屋里/我们带去的只是一声/空落落的问候(《梦中的村庄:寒冬来临,山野寂静》)。
一个人贫困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摆脱贫困的勇气/和掌握脱贫的办法(《梦中的村庄:我总喜欢讲这些道理》)。
三年来,我和两个队员,融入到了这个大山深外的小山村,努力地做着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协调一些脱贫项目进村,改变通路、通水、通电问题。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在村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使村里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我们风里来,雨里去,与乡亲们没有了距离。乡亲们把我们当成了自己人,这使我们感到欣慰。
在这大山深处/我只能在电话里叮咛高血压的父亲/您要记着按时吃降压药/多病的母亲/要注意添减衣服/千万不要着凉/劳碌的妻子/你再不要去为了那一点可怜的奖金/加班加点/粗心大意的女儿啊/你上学下学途中/走那条交叉路/一定要看清楚/绿灯亮了才能穿行(《梦中的村庄:我对家人心有愧》)。
吃住在村里,上有老下有小的扶贫队员们,对自己家人的照顾,是缺失的,心中的愧疚,难以消弥。
行走在这偏僻山乡泥泞的小径/参与这场史无前例的攻坚战争/当一名小小的战士/听从最高统帅的指挥/冲锋在最前线/我热血沸腾/无比兴奋(《梦中的村庄:我庆幸赶上这样一个时代》)。
是的,脱贫攻坚,这样举国发力、全民参与的事业,改变了贫困乡村的走向,在人类历史上无疑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这个需要激情燃烧的时代,奉献自己的青春,是光荣的。每个参与的人,会像战争年代的英雄们一样,感到骄傲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