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上午,市区东大路567号临街的“艺碗面”外人来车往,声音十分嘈杂。店内的长桌上,堆满了宣纸和各种字帖。李爱民像往常一样,悄无声息地铺好宣纸,倒上墨汁,然后挥毫泼墨。他手握的毛笔力透纸背,苍劲有力的字迹豪迈奔放,笔锋过处,墨香四溢。
“丈夫赚的钱都买了纸,一买就是千多块。他写字时,我有时给他铺宣纸,有时就在旁边静静地看着,从不打扰。”妻子蔡桂容静静地守在一旁,眼神中流露出对丈夫满满的爱意。
● 良缘肇始慧根深种
这间“艺碗面”面积不大,分为两层,共60多平方米。一楼摆放着桌椅、餐具和售卖的零食饮料,光线昏暗,这里便是主人李爱民创作书法的地方,二楼是夫妻俩的居所。若不是他现场挥毫,不敢相信眼前这个穿着朴素的男子,竟是两次入选“国展”的书法大家。“我做了十多年汽车油布生意,后来改开面馆。为了专心创作书法,面馆开了半年就没做了。”李爱民解释说。
放弃好好的生意不做,而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书法创作上,究竟何故?这还得从他的一位高中老师陈硕说起。李爱民今年46岁,现任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副秘书长。1987年,就读市三中时,他和发小一起学美术,立志考美院当一名画家。
当时,绘画班和书法班共用一间教室。有一天,画完画闲得无聊,李爱民站在书法班同学的旁边看老师陈硕写书法。看着看着,他就不由自主地被那种潇洒自如的挥写状态,以及宣纸和书法作品黑白对比的强烈视觉冲击感迷住了。
“想学书法?”陈硕无意识地问道。“嗯!”李爱民笑了笑,忙不迭地点了点头。看到李爱民这么喜欢书法,陈硕让李爱民暑假跟他学写书法。那年暑假,他练了整整一个假期的柳楷。得知他家经济困难,陈硕还免了他的学费。谈到这里,李爱民说:“我能有现在的成就,与陈老师的鼓励和帮助是离不开的。”几个学期下来,李爱民对书法更加喜爱,几近痴迷,绘画却逐步荒废了。
1995年的一天,李爱民到市区红旗路的湘中图书城闲逛,无意中看到了一套包括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和篆书卷的《中国古代书法经典》。这套字帖总价588元,李爱民摸了摸自己的口袋,发现自己身上的钱带够了。于是,他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这套字帖让他爱不释手,也为他打开了书法之门。
● 放弃生意专练书法
结婚生子后,父亲把油布生意交给李爱民做。当时,父母年老孩子尚幼,生活的压力、繁重的体力劳动,压得他透不过气来。李爱民小时候出过车祸,右脚不幸落下残疾,做油布对于他来说异常辛苦。李爱民说,烙油布时,十几米甚至几十米得用塑料焊枪焊接起来,油布受热散发出来的气味难闻且有毒,带上防毒面具,那刺鼻的气味还不停地往鼻孔里钻。最难受的是,烙一床油布在地下一蹲就是几个小时。
就是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他仍不舍放弃对书法艺术的追求,凭借着顽强的毅力苦练书法。古代经典浩如烟海,李爱民反复临摹,从唐代柳公权的楷书《玄秘塔》到颜真卿的楷书《多宝塔》,再到怀素的草书《自叙帖》。2016年以后,他每天都在练习,甚至还为写书法熬过通宵。“白天外面很闹,影响写书法的心情,晚上写,心会静一点。参加国展的时候,我写书法连续熬了3个通宵。”李爱民说。
2008年后,大货车不能驶入市城区,李爱民干脆停了生意,专心练习书法。然而,生活的拮据,不得不让他注重节俭。每次练字,他都会将纸裁剪再使用。只有在遇到心动的作品或参加比赛时,才舍得使用宣纸,因为8元一张的宣纸对于他来说,太奢侈了。
他的书桌旁,堆了厚厚一沓草稿纸。“为了节省纸张,两面我都写满了,这是我最近这两三个月写的。”在草稿纸上练习很久后,李爱民才会在宣纸上书写,点、横、竖、撇,饱蘸墨汁的毛笔在宣纸上纵横驰骋。李爱民说,他很享受这样的快感。
● 博学精进笔耕不辍
“以静的心态面对动态线条,动态的字写出了静态的感觉。”在各类字体中,李爱民最喜欢的当属草书。他说,草书可以将情绪倾注在字里行间,能够让文字有了个性和温度。
最近十年,李爱民潜心研习草书,他最喜欢的是怀素的《自叙帖》和张旭《古诗四帖》。他反复临摹、拆解、推敲,烂熟于心,以此为根基又博采众长杂糅各家,一本《中国古代书法经典(草书卷)》反复临写揣摩,精装的书本都被他翻烂了。李爱民博学精进,笔耕不辍,行云流水、散远沉静,同时又带着些狂放不羁,这是他长期以来练习狂草积淀形成的风格。
李爱民有一个女儿,目前在广州上班,家里有勤劳能干妻子的操持,李爱民没有太多的后顾之忧,也有了更多时间创作书法。而互联网与新媒体的兴起,为李爱民开辟了新的更广的课堂。他通过电脑与手机,在线向名师与大家学习,取长补短,加上不断练习,书法技艺日趋精进。
艺无止境,学无止境。近两年来,李爱民积极参加湖南省书法院举办的2017年度湖南省书法高级研修班行草班学习,参加各类书法比赛和国展,不断开阔视野,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他的作品先后入选全国第四届草书展和全国第二届大字书法艺术展,参加“军歌嘹亮——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佛山·邵阳书法联展”,获得湖南首届中青年书法大展提名作品奖等诸多荣誉。
除了创作书法作品,李爱民还受邀每月定期为我市书法爱好者授课,指导他们进行书法创作。
如今,李爱民依旧保持着旺盛的创作激情和活力。每天,无论店外人们行色匆匆,他却不急不慢,静下心来练习书法。李爱民说,他永远都不会忘记,当年看到陈硕老师创作书法作品的那一刹那,是那般纯粹欣喜,那般圣洁庄重。他将不忘初心,把书法这个爱好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