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中,无数游子远望的故乡,升起在中秋的明月当空中,让故土家乡在月光中得以最清晰的显影,也由此照亮了望乡人的心,回家人的路。
所以,高挂在中秋的一轮明月,其实也是古老中国上空的一轮精神之月,它让故乡的光辉,永不黯淡抹灭。
前年中秋节晚上,一轮明月的清辉,把天空清洗得如蓝色丝绸般微微荡漾,几个中年男人在楼顶小花园里喝着酒,喝到微醺,望头顶明月,一个男人突然伤感地说,这么好的月光,我们应该回故乡去看看啊。这群男人默默低下头,其中一个男人嘀咕道,这不都是在城里的家吗。那男人大声说,我们的出生地啊,才是故乡。他站起身说:“不要辜负了这月光,我马上赶回老家看月亮,跟我去的,报个名!”
七个男人,开两辆车,一个不少地驱车赶到那中年男人的老家,他的故乡,在一百多公里外的群山怀抱中。高速路上走了一个小时,还要在蹒跚崎岖的山道上行驶一个多小时,到达他老家的村庄,月亮已踱至中天。山野寂静,早已熟睡的村子在满天月光沐浴中,梦境一般安宁。一群人就坐在山梁上,听那回到故乡的男人,聊着童年往事。聊着有一年中秋节晚上,爷爷叫醒睡梦中的他,悄悄塞给他一块手工做的土月饼,那个香啊,三十多年了,还在嘴边弥漫,在梦里飘散。
这群男人,在那个山野里的中秋之夜,没回城里,就在车里简单地睡了一觉后,于黎明时分披一身枝叶草丛中的清凉露水驱车回城。
我是那群男人当中的一个。回到城里的几天里,我感觉脚底,还蒸腾着那个村子里的地气,那一轮明月照亮的村庄,已嵌进了我记忆的底片。
我们这些城里的人,不是常有轻烟袅袅的乡愁吗?乡愁的源头,或许就是故土的冥冥召唤。一个人无论活在哪里,其实也是一株植物,得采集天光雨露才能枝叶青翠。这株植物最初的根须在哪里呢?或许,它就在生命出发的地方,那是故土。我明白了,为什么每到中秋,那么多城里人,眼神清澈,心里喜悦,那是被明月照亮,也是被故土的山火点燃,被汩汩的山泉溪水淌过,被风吹稻浪掀得哗啦啦响。还有什么时候,比在一轮明月当空的凝望中回到故土更美?
我曾经对我身边的人,做过一个有趣的调查,发现他们的家族,最多上溯到五代人以上,都是从乡野迁徙而来。在这些生命的庞大迁徙中,他们的心里,始终还有一个关于祖籍、故土的基因,在血液里奔腾流淌。这就是中国人深埋在骨子里的乡土情结。
春节、中秋,这样传承千年的传统节日,为这样的乡土情结,找到了一个如大地酒窖发酵后开封喷发的美好时辰。
中秋时节,收割后的田园,好比刚刚分娩后的母腹,有一种安详的喜悦。秋水共长天一色,也是最适合亲人团聚的日子。那就趁明月当空,秋风浩荡,回到故乡去吧。故乡月光下,为红尘滚滚中奔波的生命,好好洗一次月光沐浴中的澡。
感谢中秋的这一轮明月,它如约高悬在我凝望的空中,照亮着我故乡的方向,那是一条指引着灵魂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