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视力下降,何时需要配眼镜?一旦配了眼镜,会不会就没办法“摘得掉”?这些是市民非常关心的问题。
戴眼镜能让度数减少吗?
合适的眼镜使孩子得到正确的视觉刺激,让视力不断提高,达到治疗效果,但不意味着度数会减少。近视一旦发生,无论是否戴眼镜,度数都会有增加的趋势;散光也不会因为配镜而度数减少。远视度数会变浅也不是因为戴眼镜,而是本身儿童屈光状态就是从远视慢慢过渡到近视的。
什么时候要配眼镜?
不能一概而论。调节性内斜视、150度~200度以上的散光等,都应该及早配镜治疗,避免视力受影响导致弱视。
至于近视,取决于孩子的用眼需求。如果孩子的生活学习没有受到影响,可以先不配眼镜。
近视眼镜要时时戴吗?
不要认为配了近视镜就看远看近都一定要戴。近视镜都是看远用的,如果逼着孩子看近也要戴,容易加重疲劳,如果配眼镜后加深速度较快,要考虑是不是戴镜的方式不对。当孩子近视度数比较高的时候,可以配上两副不同度数的眼镜或者特殊镜片,分别用于看远近。
保护视力要了解四件事
近视低龄化且高发,除先天因素外,主要由日常用眼习惯不良所致,护眼是一生都要关注的大事,必须从小做起。
1.三岁前是关键期
儿童视力发育,3岁前是关键期,3~10岁是敏感期。此时,家长除了要对视力、视功能、视觉有正确认识,还要科学关注。如果有影响孩子视觉发育的不良因素,要尽量避免,发现问题,早干预早治疗。家长可通过几种情况早期判断孩子视力是否有问题:4个月时能否注视玩具,8个月时眼睛能否随着物品转动,1周岁能不能看到远处物体,3周岁可以到医院检测视力。
2.预防近视做到三个“20”
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应做到“20-20-20”护眼法则,持续视物20分钟休息一下,休息时先眨眼20秒,眨眼是一种“刷新”大脑的方式,然后看20英尺(约6米)以外的物体或远方。另外,还应做到“三个一”,眼睛距离书本1尺,胸离桌子1拳,指尖距笔尖1寸。
3.高度近视隐忧多
近视是指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在视网膜上不能清晰成像,屈光度为600度或以上为高度近视。高度近视容易引发视疲劳、暗适应功能降低,以及眼部退行性改变。临床接诊病人发现,有的中年患者原来度数是1200度,一两年后涨到1400度,眼轴还在发展,度数仍在加深。由于晶体营养不足、眼底发生病变,可能造成白内障甚至致盲。而且,高度近视患者晚期合并开角型青光眼的可能性是正常人的3倍,若合并青光眼后再出现白内障,后果不堪设想,所以预防近视发展是关键。
4.护眼设备能缓解近视吗
为了保护孩子眼睛,家长们煞费苦心,购买护眼灯、眼保仪,这些东西能缓解近视吗?这类护眼设备对于消除眼睛疲劳有一定作用,但如果真的近视了再使用,对延缓近视发展没有根本作用。如果要明显改善,还要多做户外运动。
孩子视力多少算正常
根据儿童视力发育特征,4岁孩子的视力一般能达到0.8左右,正常不低于0.6。虽然您孩子的视力是0.6,还没低于这个年龄段儿童视力正常值的下限,可以说是正常的,但比0.8的视力还是差了一点,最近又发现孩子看东西总是不自觉往前凑,因此建议还是带孩子去医院做个验光检查,看看是否有早期近视。
孩子刚出生时,一般处于2.0~4.0D的远视屈光状态,其后,随着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眼球随之变大,眼轴变长,角膜曲率增加,逐渐向正视化发展。孩子在1月龄时,视力为光感;3月龄时为0.02,即能追踪眼前运动物体;1岁时为0.2;2岁时为0.4;3岁时为0.6,即能看懂视力表,可以用视力表查视力了;4岁时为0.8;5岁时能达到1.0,即成人视力,如果达不到的话,应尽快去医院检查;6岁时可达到1.2的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