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旅游专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茅坳村纪念传统节日“讨僚皈”
走,到红色景区旅游去
高山红哨上的追思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8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到红色景区旅游去

胡梅
老山界。申兴刚 摄
老山界冰冻景观。
红军桥近景。
洞口县花园镇红军桥。
塘田战时讲学院大门。
塘田战时讲学院一角。
 

红色旅游主要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湖南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品位极高、组合良好。近年来,湖南省红色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红色旅游的项目建设和产品打造不断升级,红色旅游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功能不断得到彰显,红色旅游景点成为了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

邵阳更是一块红色的热土,曾涌现出大量的英雄人物和事迹,留下了不朽的红色记忆。从本期起,小编将我市的红色旅游资源一一梳理出来,供出游者参考。

城步老山界

老山界景点位于南山风景名胜区以东4公里,是当年红军长征中所翻越的第一座高山。毛主席《长征》一诗中有“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诗句,老山界的地理位置就是诗中“五岭”之一的越城岭北麓,翻越此山要走15余公里,最为陡峭的路段约2.5公里,其中在百步坎这坡度七十多度的陡峭石壁上雕凿有百余级石梯,攀爬难度可想而知,被当地民众喻为“天梯”。

老山界因其独特的美丽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众多的游人来此缅怀先烈、感受自然、陶冶情怀。如今,“老山界”已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树立丰功伟绩的纪念地,“老山界”的历史文化价值不可估量。

洞口红军桥

原名“清溪桥”,位于洞口县花园镇蓼水河上,长100米,宽8米,造型古朴雅致,蔚为壮观。1935年12月,贺龙、肖克率红二方面军长征途经花园时,在此与国民党部队及地方民团发生激战。后人为了纪念红军长征伟业,遂将清溪桥改名为红军桥。

2001年复修时,在原有石墩的基础上,完全保持古色古香的原貌,架设钢筋混凝土桥面,木架桥亭两层,桥顶枋头、玄皮盖瓦,上开天窗,通气明亮。桥面通道两边修建两排凳,供人们闲坐休息。桥面两边还修有翘出桥墩十六个木栏观景台,供游客倚栏观景。红军桥和庄严肃穆的西中李家渡红军烈士纪念碑被列为邵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邵阳县塘田战时讲学院

邵阳县塘田战时讲学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塘田战时讲学院旧址坐落在塘田市夫夷水西岸对河村的一片沃洲上。夫夷水在这里绕了一个大弯,把沃洲围成了一个巨大的U字。在阳光的照射下,妖娆的夫夷江波光粼粼。有作家来到塘田市时,曾对这条江水发出感叹:世界上再没有比夫夷江更美的河流。

讲学院原址为清末太子少保席宝田的别墅,清光绪三年(1877)修建,庭院南北长131米,东西宽69.5米,工程占地9105平方米,建筑面积3895平方米,为5排厅堂式砖木结构建筑,每排5栋,横向排列,大小相等。同一水平标高。基础、走廊、天井、台阶均为石砌,木柱、木架,木版壁嵌方格花窗,花窗有“隐八仙”“富流油”等寓意深刻、工艺精湛的花雕。室内地面嵌四方青砖,厅堂后园两座绣楼各高15米,为3层雕刻雅致的木结构楼房,整个建筑造型规整,对称平行,主次分明,延续贯穿。

1938年6月,吕振羽受中共湖南省工委派遣,回乡创办塘田战时讲学院,培养抗日干部。该讲学院以坚持抗战和持久战教育、培养抗战干部为办学方针,影响巨大,被称为“西南抗大”。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晚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