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新闻·厚读
3上一版  下一版4
 
曾智胜:痴恋乡土的“快递小哥”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2018年6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曾智胜:痴恋乡土的“快递小哥”

图/文 记者 罗哲明
想到急切等待投递物的乡亲,曾智胜的脚步一直停不下来。
曾智胜的“额外服务”——给留守老人送去藿香正气水。
曾智胜穿梭在村里。
投递包裹和网购商品,乡村邮递员的职责在不断延伸。
一个梦想,十年痴恋。
曾智胜及时把报刊投送到村民手中。
 

6月10日,“快递小哥”曾智胜和往常一样,大汗淋漓地将报纸及时送到绥宁县唐家坊镇村民刘奶奶手中。作为乡邮员,曾智胜十年如一日,把知识和信息带进乡村,用脚步丈量着奉献的路,足迹遍布了这里的千家万户。

2008年5月26日,27岁的曾智胜从沿海回到家乡,“子承父业”担任乡邮员。那年,他在外地务工月收入5000元,而乡邮员的月工资只有314元。“农村也迟早会进入‘快递时代’,我看好乡邮员的美好前景。”曾智胜回忆自己当初毅然返乡的心情。

投递业务具有强烈的时令性和时效性。唐家坊镇辖区比较大,单程10至15公里的投递点比比皆是。曾智胜坚持每天第一时间把收到的报刊投送到位。每年春节前,他会优先投递汇单;每年“六一”前,他会优先投递外出务工的父母给家里留守孩子发来的礼物……“刚参加工作那年,有一次我到一个村去投递一张大额汇单,一见汇单上的名字我认识,我把汇单交到他老婆手里就走了。到后来,我吓出一身冷汗,原来,该村叫同一名字的有五六人。从此,我特别注意收集同村同名同姓的信息,并在投递时反复核实印证。”曾智胜介绍。

十年过去,曾智胜与全镇很多村民非常熟悉了:每逢集日,临时差钱的村民会到他那里像跟家人一样借一元十元,或者到他那里存个千儿八百。平时,行动不便的老人会经常打电话托他捎东西。曾智胜每到一地送完快递,也会不厌其烦走访特殊老人,问他们要买什么药、办什么事。家住赖梅村最偏远村民小组的退休教师赵有才因患中风手脚僵硬,可提起曾智胜,他却能利索地竖起大拇指:“这孩子,有求必应,比亲儿子还亲!”

从2008年至今,曾智胜骑坏了5台自购的摩托车,穿坏了50多双旅游鞋,左手留下了九级伤残,但也收获了连续十年超额完成各项业务的佳绩,年年获评县分公司先进工作者。“曾智胜是我们乡邮员中的一面旗帜。他的经验,好复制,又难复制。因为他的出色业绩,是建立在十年如一日的兢兢业业服务之上的。”绥宁县邮政分公司总经理廖风华说。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晚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