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投资金,只要出力气,就能免费跟着村里的创业致富能手搞养殖发财,这真是太好了!谢谢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谢谢田苏洲、田晶晶带着我们一起发财!”2月1日,在双清区火车站乡前进村产业扶贫实施大会的授猪仪式上,贫困户孙超能接过政府资助的藏香猪深情感激。
当天上午,湖南创业致富能手、邵阳市振兴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田苏洲现场与村民孙春娥等5个贫困户签约发展壮大养殖产业。
如今,田苏洲兄弟创业致富的事迹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村民群众的发展理念。田苏洲还不定期为群众提供养殖技能培训,通过开展技能培训等方式踊跃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截至目前,田苏洲已开展培训10次,共培训村民200余人次。
敢想敢做好男儿 勤劳勇敢创实业
一提起创富人田家兄弟,前进村的村民群众都不由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兄弟俩都是能干人。田苏洲、田晶晶,双清区火车站乡前进村2组村民,田苏洲任市振兴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田晶晶任前进村秘书。
2003年,由于家庭困难,田苏洲高中毕业后外出打工,没有继续升学。在外工作几年,虽然辛苦,但勤劳实干的田苏洲也确实挣了些钱。有了资金,田苏洲梦想“创业”当老板。2010年的一个假期,父亲和田苏洲谈起工作和前程的话题,“在外打工不如回家创业,给别人干不如自己干”。田父随口一说的这句话,进一步激发了田苏洲的创业激情。田苏洲毅然辞去工地收入甚好的工作,开始返乡创业。可做什么好呢?田苏洲一时没想好。这时,大学毕业不久的弟弟田晶晶出谋划策:“民以食为天,做吃的不易亏。另外,农村人少地广,山多草多,不如搞养殖吧。”
2011年,田苏洲和家人商议后,决定兄弟俩一起从事肉牛养殖。说干就干,田苏洲冒着风险掏出在外打工攒下的所有积蓄租下村里63亩空山头作为养殖基地,花费近10万元在山上建了300平方米的牛栏,集中养了10多头牛。自己负责场内养殖和技术,弟弟田晶晶参入小股份,负责场外营销和策划。就这样,振兴养殖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了。
找准方向做养殖 兄弟齐力去奋斗
振兴养殖场一开始以肉牛养殖为主,辅有一口小鱼塘和小规模鸡舍。2011年底,田苏洲卖牛净赚约5万元。看到养牛回报高,2012年,田苏洲养了36头牛,但是因为牛栏面积有限,加上牛数量增多,有7头牛出现了发热、胀气的症状。他赶紧去请教乡里有经验的兽医,经过治疗后,牛的病情有所好转。但是没过多久,其中的3头牛又出现了同一病状,这次田苏洲直接去咨询畜牧局的医务人员,打针加上吃中草药治疗,牛的病好了,田苏洲的养殖经验也增加了。
田晶晶文化高,他不断开拓市场、联系业务,养殖场先后与三家屠宰场签订合同。屠宰场按照需求预订,先付一部分押金,待年底再按照市场价支付尾款。因为销路有了保障,2015年,田苏洲兄弟把牛栏扩建到1400多平方米,养了130多头。这一年,他们的养殖场发展成为双清区郊区最大的养殖场。
兄弟齐心创富,几年下来,田家不仅自家摆脱贫困,而且身家过百万,并在双清区某农贸市场买了门面,便把养殖场养的牛在家里宰杀后,拉到店里卖。后因牛市行情不好,三家屠宰场没与振兴公司签合同。经过市场考察,结合养殖场的发展,2016年,振兴公司推出养殖藏香猪和宁乡花猪,将牛栏改成猪栏。
振兴养殖场的特色品种藏香猪肉质好,价格高,市场广。至2017年底,振业公司进一步壮大,养殖场的猪舍扩大到2000余平方米,成栏猪达400多头,其中藏香猪300余头、宁乡猪约100头,年收入50至60万元。另有乌骨鸡、土鸡等1000多羽,年收入10余万元。
创业致富不忘本 脱贫攻坚献力量
2017年,在火车站乡前进村的村级换届选举中,经过村民推介选举,大学学历的田晶晶全票当选为前进村秘书。年仅32岁的他,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田苏洲则充分利用自己的养殖经验、技术和市场优势,以“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形式试点“决战脱贫攻坚,创建幸福前进”,即由区扶贫办购买振兴公司的猪崽免费发给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全程由振兴公司提供养殖场地和技术指导,待成猪达到出栏标准后再由振兴公司统一收购进行销售,解决农户销路窄、滞销等后顾之忧。
贫困户孙春娥丈夫早逝,孤身一人无收入,是前进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田苏洲了解孙春娥的情况后,主动聘请孙春娥到养殖场从事清洁打扫、喂养工作,教她养殖技术,每月支付2000元的工资,帮助孙春娥维持生计。孙春娥已在养殖场工作两年,养殖技术熟练,得知养殖回报高,她也签约领养了8头猪崽,边打工边自己养殖,成了前进村的新兴“脱贫模范”,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