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邵阳大地经过了一场严重的寒流后,终于放晴,迎来了多日不见的太阳。下午,在暖暖的阳光中,我再次来到凤姐家。
走进屋,只看到凤姐的妈妈,在火炉旁用针穿鸡毛串,这是给邻村一个鸡毛掸子厂制作的原料。据说,串0.5公斤加工好的鸡毛,可以赚九元钱。
“小阳,你又来啦。”老奶奶一见我就准备起身。我连忙招呼她坐着不动,找来小马凳,坐在她身旁。
奶奶告诉我,凤姐上街买东西去了,她丈夫和儿子快回来了,儿子还要带未婚妻回来。所以,家里得准备准备。这事情,我上次来时已经听凤姐说过。早几个月前,她就已经养了20多只鸡,准备隆重迎接自己的“准儿媳”。
初识凤姐
凤姐,本名叫刘杰凤,是我扶贫工作的对接户。
2016年夏天,邵阳日报社调整中层干部扶贫工作的对接户,安排我对接新邵县陈家坊镇刘什坝村的贫困户刘杰凤。
接受了扶贫工作任务后,我就开始猜想:刘杰凤家会是什么样子呢?
一个阳光明丽的日子,邵阳日报社编委、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兼村总支第一书记的李定明带着我去对接刘杰凤一家。夏季的农村,绿色的田园,绿色的山野,满眼都是郁郁葱葱,充满生机。
刘杰凤家的房子建在村公路旁,是栋三个垛子的两层红砖房。房前有片半个篮球场大的小坪,坪周围种着两棵大杨梅树,四株桃树,还有两株樟树,房子的左边是片菜地,菜地旁是片小松树林。
走进堂门,屋子中央摆着一张八仙桌,桌上的茶盘中有个白瓷茶壶和六个玻璃杯,桌子旁围着四条板凳,屋子右边放着一张竹凉椅和两个小马凳,左边放着两个剁草料的大盆,室内物什虽少,但摆设整整齐齐,家具和地面都收拾得干干净净。
听到有人进门,从旁边的房子里走出一位四十多岁的妇女,她就是刘杰凤。
“李书记,你们又来看我了。”一见面,刘杰凤就一边热情地打招呼,一边走向桌边去倒茶。
“杰凤,别忙。今天我把我们单位对口帮扶你家的同志带来认识一下。”
李定明把我的姓名、职务等,简短地介绍给了刘杰凤,然后就带着另外的同事,去对接下一户。
刘杰凤热情地把两个小马凳端到门囗,我们坐下聊起了天。
刘杰凤告诉我,2010年开始,她的父亲就一直重病在床,那时她的儿子和女儿都在上学,老公刘鹏飞因为没有手艺,在家务农收入微薄,更不幸的是那年她自己也患上了鼻癌。一个本来就十分贫寒的家中,因为两个病人,生活变得雪上加霜。
2012年,刘杰凤父亲因病去世。她自己的病情虽然得到了控制,但还得长时间的治疗,才能稳定和康复。家中八十岁的老母亲,也是体弱多病,常常需要进医院。而此时,家中已负债近二十万元。
说到心痛处,刘杰凤双眼充满了泪水:“就连许多亲戚,也因为怕我向他们借钱,疏远了。”
“那时候,我真的很想找个法子尽快死掉算了,不想拖垮整个家。”说到这里,刘杰凤唉声叹气地轻轻抽泣了两声,擦了一把双眼,接着说:“当时,全因我老公鼓励我活下去,再就是想到两个孩子都还没成家,我也就支撑着生活了下来。”
2014年,国家实行精准扶贫政策,刘杰凤被纳为村里的第一批扶贫户。 (下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