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出门不用带钱,带个手机就行了。”7月25日,市民江女士在市区南门口农贸市场买菜时,通过“扫码支付”,购得了一公斤小龙虾。近期,我市越来越多的消费场所出现了微信、支付宝支付现象。市民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扫一扫”付款,这一新兴的消费方式正在逐渐改变市民的生活。
7月初,18岁的市民小罗做了一个试验:只带手机,不带现金,如常出门。“微信、支付宝等付款方式越来越流行,我就想看看,没有现金能否顺利度过一天。”小罗表示。经过一天的试验,小罗得出结论,只带个手机,利用移动支付,在邵阳完全能正常生活。出门乘坐的士,大部分的士司机开通了微信支付;吃饭时,饭店里都可以“扫一扫”付款;需要买什么东西,大部分商店的墙上都贴了收款“二维码”;就连去菜场买菜,一些商家也在使用微信、支付宝支付了。“移动支付越来越常见,像在我们学校附近,仅有三家店不能使用微信支付。只要手机有电,身上有钱没钱都是一个样。”小罗总结道。
“扫码支付”在我市越来越普遍,大到超市、饭店、服装店,小到街边早餐店、菜场,越来越多的商铺已经自发打印了支付宝或微信的二维码,贴在显眼位置。“有时候顾客身上有现金,但是商家为了不找零,也会要求你‘扫码支付’。”市民祝先生表示,“一些商铺和微信、支付宝合作,使用手机支付,还能有优惠。”
“用手机支付的顾客越来越多,商户也就只能随着潮流而动。”对此现象,相关商家均如是表示。据悉,近年来,中国的移动支付发展越来越快。央行的数据显示,2016年,移动支付业务257.10亿笔,金额157.5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5.82%和45.59%。而在2014年,移动支付业务仅45.24亿笔,金额22.59万亿元。移动支付逐渐成为消费者的习惯。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