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全家人其乐融融地吃过年夜饭后,欢天喜地地围坐在一起看春晚,是很多家庭的传统节目。女儿们为了能跟我们一起听到新年敲响的钟声,硬是睁大了眼睛不愿意一个人先去睡,依偎在我的身边津津有味地看着春晚,即便上眼皮跟下眼皮直打架也不愿意离开。
我坐在自家舒适的全友牌沙发上,享受着屋内温暖如春的暖气,跟两个紧紧依偎在身旁的女儿有说有笑地观看春晚精彩纷呈的节目。看着女儿们因快乐而流光溢彩的小脸蛋儿,我的思绪不禁闪回到儿时在邻居家里看春晚的旧日时光。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那一年邻居家买了一台黑白电视,可把我们高兴坏了。一到晚上,大家都聚到他家看电视。一台只有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就放在屋角的三角柜最高处,大人小孩分前后两排围坐在后面,安安静静地仰着头看黑白电视里又唱又跳还能说话的黑白画面,感觉好奇又新鲜。那个有生以来第一个春节联欢晚会便是在邻居家一起度过的。
看的第一个春晚,我依稀记得春晚里既有小孩的游戏《看谁贴得快》,也有儿童节目《狗熊猴子投篮比赛》,更有唱歌和跳舞表演。但我记得最清楚的应该是由陈佩斯和朱时茂主演的小品《吃面条》。陈佩斯滑稽而逼真的表演让所有大人小孩捧腹大笑不已。
还有那首由李谷一压轴演唱的《难忘今宵》,犹如天籁之音。在经年之后我也记忆犹新,每听一回就像对春晚的重温。
还有一年春节,由于家里年糕实在太多,到春晚开始了还没有煎完。因我要帮忙烧火,以至无法观看,心里急得要死。弟弟自告奋勇说,他代我去看,看到了好看的就告诉我。我一听,便头点得像鸡吃米。哪知弟弟一离开,就不再回来。把我盼得,人在曹营身在汉,烧火都没心情了。该添柴火时没添,不该添时拼命塞,一阵阵地浓烟直把在灶台上煎年糕的父亲熏得咳嗽不停。后来被剪年糕的母亲发现了,终于允许我可以去看了。我犹如得了特赦令,扔下手里的火钳拔腿就朝邻居家跑。
后来,我们渐渐地长大了,家里的经济条件也好了起来,90年代初,父亲给家里买了一台二十五英寸的赣新电视。虽然同样是黑白电视机,却因是自己家的,一家围坐在炭火旁你挤着我我挨着你,一起看春晚的感觉真不同。我们可以大声地说话,放声地笑闹,兴奋地跑来跑去甚至你追我打也不必拘谨和害怕。父母见了,也只会轻声地嗔怪下,然后又继续看电视。但那些儿时围在邻居家里规规矩矩地坐着安安静静看春晚的往事,至今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