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新闻·焦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聚时一团火 散时满天星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2017年1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聚时一团火 散时满天星
——邵东县爱心义工联合会会长赵威和他的好人梦
贺旭艳
赵威正为留守儿童开展励志教育。
 

在岁末的严寒和迎新的气氛中, 刚过不惑之年的赵威一边在长沙参加省人民代表大会,一边抽时间指导着邵东县爱心义工联合会的春运公益活动和即将召开的年会。“聚时一团火,散时满天星”,作为一名从农村中走出来的非公经济人士,他从感恩图报乐于助人到创立邵东县爱心义工联合会并担任会长,率先垂范地带出一支不断壮大的好人队伍,不断向社会传递着亮眼的光芒。

投身公益,创立团队有担当

作为先富起来的那一部分人,赵威一直力所能及地帮助身边的亲友、乡邻们。但是帮得越多他越感受到:这个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太多了,个人的力量太微小了。如何才能帮到更多的人,成了他越来越迫切的思考。

2011年,他关注到全国正在兴起的公益组织,于是着手在邵东筹建爱心团队。2012年,他被团省委授予五四青年奖章。座谈会上真诚而激动的心情,他至今未忘。“我不能空有这份荣誉,我一定要打造一个公益平台,让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帮助更多的人。”在他的努力下,邵东县爱心义工联合会于当年正式成立。

五年来,这支团队共发展义工2200多人,开展了560余次各类公益活动,参与的社会各界爱心企业达210余家,爱心人士1万余名,筹集爱心善款800多万元,爱心物资6万余件,受捐助人2956人次,直接受益7963人。其中,赵威个人累计捐资捐物400余万元,支持社会公益事业项目20余个。

不知不觉,他们的公益路已留下了数不清的足迹:在堡面前、灵官殿等乡镇遭遇了洪水泥石流灾害后,赵威个人捐款15万元购买600份大米、食用油、方便面等救灾物资3卡车,组织百余名义工,赶赴受灾乡镇,挨家挨户将救灾物资送到每位受灾百姓家中。邵东遭遇特大旱灾,他当即组织数百名义工,募捐数万箱矿泉水,将水及时搬送到老百姓家中。他联系9名省人大代表捐资30余万元购买了600台轮椅,送给全县的贫困残障人士。2死3伤的毒蘑菇事件,他夜不能寐发起募捐,为遭遇不幸的家庭共募集了64600余元。小浩南受害事件中,为苦难的孩子募集了212624.16元手术款。听闻团山籍李炼在贵州铜仁因勇救落水同胞而牺牲的英勇事迹以及善后事宜还未妥善处理的消息后,他赶赴贵州,多方协调,帮助办理相关事宜,并组织81台车辆、200多位义工在邵迎接英雄骨灰魂归故里,举办追悼会,向英雄家属送去爱心慰问金49700元。亲自送患强直性脊椎炎瘫痪在床6年的孙国庆到北京治病,并为其重建新房。送遭遇两次拐卖现重症在身的田中芬回家乡云南。出生不到1岁患先天性地中海贫血症的罗家琪、患重症手足口病的宋怡、因早产并发症濒临垂危的双胞胎姐弟萌萌和龙龙、苦命女子杨干军、被大树砸伤致残在床的宁辉君、因电击致双手一腿截肢的舒平志、患肝癌仍坚守岗位的湖南十佳交警申小平、残疾夫妇雷新民等等,面对这些苦难中的家庭,赵威个人捐助30余万元,并组织募捐等活动另筹善款40余万元,帮助他们渡过生活的难关。随着社会救助活动的逐步推进,义工精神在邵东深入人心。赵威和他的团队,成了老百姓众口称赞的对象。

承继家风,乐善好施有志气

现在的赵威,不仅有着成功的事业,还是第十二届全国青联委员、湖南省青联常委,湖南省第十二届人大代表、湖南省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全国优秀青年志愿者,第十四届湖南省青年五四奖章和邵阳希望工程20年建设奖获得者……回想起年少时被迫扛起家业的艰难,他说,以前没意识到,后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风的讲话,才知道他能走出这样的路,是长辈潜移默化的家风使然。

1976年,他出生于邵东县黄陂桥乡(现并入大禾塘街道)肖婆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他几个月大的时候,父母就去了贵州做生意。9岁那年,他因双肾多发性结石并严重积水,生命垂危。父母放弃生意回乡救子,两次大手术后花光了多年的积蓄还四处举债。第二年,饱受惊惧的母亲撒手人寰,家境从此衰落。赵威记得,那时候前来家里探望、送钱送物的亲朋好友和村民们络绎不绝。

他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从小耳熏目染的是,从国企退休回来的爷爷在当地乐善好施,德高望重,经常被乡邻请去调解纠纷。从小就受爷爷影响的他,暗地里发下誓言:将来一定要发愤图强,好好地报答大家。16岁那年,为了帮父亲扛起家里重担,懂事的赵威将读书的机会让给了妹妹。靠着东拼西凑的几百元钱,他到县城摆起了夜宵摊。每天休息不到4个小时,苦挣硬撑终于积攒了人生第一笔财富。

首战告捷,赵威回到村里,组织赋闲在家的青年农民,摆地摊、跑销售、办厂、开公司……为了带动更多贫困乡亲致富,他主动出资将30多人陆续送到浙江温州、重庆等地学习印刷、建筑、保健等技术。凭着满腔热情,到建筑工地、厂矿企业到处奔走游说,将100余名劳力全部输送出去。他创办的企业更是成为帮扶贫困农民、下岗工人的阵地,解决200余人再就业。2011年、2012年被团市委授予“青年文明号”和“帮助青年农民工就业先进典型”光荣称号。

奉献社会,精进作为有抱负

只有真正跨入公益事业,才知道做好事不是那么简单。赵威发现,在乐于助人的人当中,有些人为做好事而做好事,没能感受对方心情,不能设身处地为受助者考虑;而受助者也是各种心态有之。带着观察和思考,他不断调整公益步伐,走出了越来越有广度、深度和长度的公益之路。

在助学方面,他们完善了程序和制度。通过走访调查贫困家庭,为近3000个农村困难学生建立了扶贫助学档案;对全县420名贫困学生进行长期资助,对品学兼优者另予奖学金。联合湖南电视剧频道《心得乐》开展面对面捐赠活动,为100位特困学生现场募集爱心款308万余元。为了真正支撑孩子成长,建立了助学回访机制,开展各种形式的励志教育和心灵关爱活动。先后组织心理医生、支教大学生、义工上门进行心理辅导200余次,联系县城两市镇三完小的学生和山区的孩子结对交朋友。他还关爱农村教师,在县委、县政府开展的“爱烛行动”中为特困老师捐款10万元。每逢教师节都带领义工们为常年驻村的优秀教师、代课老师们送去节日的祝福和慰问金。

在关爱老人方面,他捐款30余万元,组织开展了“夕阳关爱”系列活动,为全县22个敬老院近800名孤寡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输送日常用品、水果、食品、衣物等生活物资,并利用周末定期带领义工们轮流到各敬老院为老人们义诊、义演、照相、理发、陪聊、搞卫生、做饭菜等。对堡面前、灵官殿等偏远乡镇的空巢老人、五保户以及全县的抗战老兵,他组织义工队伍进行慰问探望,送钱送物送温暖。

随着公益事业更上层楼,赵威和他的团队从解决个体危难向助推群体脱困跃升。2015年,他以堡面前乡花甲村为试点,开展精准扶贫。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给村里制订了切实可行的脱贫计划和帮扶措施。一方面整合社会资源,开展内容多样的便民服务和夏令营、广场舞培训等活动;一方面组织村民参加科技培训,着力实施项目拉动、产业扶贫。

在“以点带面,以少促多,以生态保护及可持续发展为准则,以土地为依托,大力发展绿色种养,全面打造地域特色品牌”的扶贫思路下,他们在当地发掘、培育科技示范户,大力吸引村民回流。为了让村民吃下“放心丸”,赵威对村民喂养的非饲料生猪、无公害家禽及农产品均以高于市场的价格包销,并提供全套技术及资金垫付,定期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及实地指导。现在,花甲村的土猪肉和绿色农产品已陆续上市,受到了广大市民的青睐,甚至销往长沙等地。村民们欢欣雀跃,赵威的喜悦也溢于言表:“如果花甲村模式成功了,我就要扶助更多的花甲村!”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晚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