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青藤缠绕着一棵大树,大树倒了,这根青藤是否可以自己挺立成一棵大树?在自然界,答案绝对是否定的,但在人类社会中,这种可能完全存在。
今年47岁的北塔区新滩镇街道办事处枫林村大院组的妇女王聪明,就是一根将自己挺立成大树的青藤。
●丈夫走了,她成为家里的顶梁柱
王聪明1969年出生在新邵县陈家坊镇诚实村,1989年毕业于新邵一中,是改革开放后诚实村第一个就读新邵一中的年轻人。1990年,高考失利的她开始在陈家坊镇五里牌小学代课。
1993年,经人介绍,王聪明嫁给了北塔区枫林村比她大两岁的铁匠师傅黄利平。“他虽然家里穷,但人长得英俊,又懂得疼人,所以,尽管他文化程度比我低,我还是毫不犹豫地嫁给了他。”王聪明回忆。
从新邵县嫁到北塔区,王聪明继续在当地小学辗转代了8年课,并先后生下两女一子。丈夫打铁,自己教书,王聪明全家人的生活虽然依旧清贫,但小日子充满了人间温暖。
天有不测风云,2012年3月,王聪明丈夫被确诊为肝癌晚期,虽然耗尽了家里的所有积蓄并一再举债,但从确诊到病逝,仅仅53天,这对恩爱夫妻就阴阳两隔,留给王聪明的,是81岁的痴呆公爹、三个正上学的儿女和近5万元的债务。
王聪明的公爹黄汉涛本就是三代单传,到她的儿子这一代,从农村传统观念来说已是五代单传,可以说,当时身边没有一个得力的近亲能够帮助王聪明。那时,许多人劝王聪明赶紧改嫁,但最终,她选择了在这个苦难的家庭坚守,因为她知道,一旦她离开了这个家,这个家就将从此坠入万丈深渊。于是,王聪明一边坚定地留下来悉心照顾公爹,一边抽空到东信棉业打工。每月不到2000元的收入,难以满足一家人的开支,王聪明只好今天向亲朋好友借一点,明天到银行贷一点,日子勉勉强强维持下来。
●公爹瘫了,她充当出色的护理员
2016年5月底,王聪明84岁的痴呆公爹在家不慎摔伤坐骨神经,从此卧床不起:吃饭要人喂;翻身要人扶;大小便失禁,经常弄得身上、床上、地上到处都是。就在不少人哀叹王聪明祸不单行之际,王聪明却深深自责:“公爹摔成瘫痪,不是他本人的错,是我作为晚辈照顾不周的错!”
“久病床前无孝子”,但从黄汉涛老人卧床不起近10个月以来,王聪明克服作为儿媳的害羞心里,每天坚持为老人换衣、洗衣、喂水、喂饭、擦屎端尿、洗澡翻身,还到处为其寻医问药。“为了便于照顾公爹,王聪明在公爹的床上打了个洞,洞下放个盆,专门用来接屎接尿。我们枫林村自古不缺孝顺媳妇,但像王聪明这样无微不至的,还真的是第一个。”枫林村秘书黄中光称赞。
俗话说:人不死、粮不断。为了孩子的学业,为了公爹的晚年,王聪明咬紧牙关,坚持白天照顾公爹,晚上到东信棉业上班,以获得每月800元至1000元左右的工资。
漩涡里的水,也在悄悄向前流淌。从丈夫病逝至今,尽管家庭负债已达20多万元,王聪明的大女儿还是考上了大学,二女儿还是上了职业技术学院,儿子也上了高中。
●儿女大了,她担任合格的导航员
2017年1月16日,放寒假回家第二天的黄益智像母亲王聪明一样,克服少女的羞涩,像医院的一名专业护士一样,熟练地为躺在床上的爷爷接屎接尿、洗澡擦身。
“今年是外婆的生日,妈妈趁着我回来,给外婆做生去了。”今年22岁的大四女生黄益智说。
在黄益智三姐弟心目中,母亲是一位真正现实中的女神。“我们其实还有一位编外姐姐,那是我爸爸的后妈带来的孙女,比我大11岁,基本上也是我妈妈抚养大的,直到2001年才出嫁。”黄益智回忆。
黄益智介绍,在他们三姊妹手中,每人珍藏着一本妈妈抄给他们的账单,里面清晰地记载着多年来人们给他们家的借款和资助,其中,在资助一栏里,赫然写着:
2012年,政府拨付危房改造资金5000元;
2014年,新邵一中同学捐助2.2万元;
2015年,新邵一中同学捐助6000元;
2016年,新邵一中同学捐助6000元;
……
“妈妈嘱咐我们,等我们长大了,不仅要还清所有的债务,还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帮助别人。”黄益智代表三姐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