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市人民政府任期四年。这四年里做了什么?取得了什么成绩?
1月5日,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市委副书记、市长刘事青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向全体市民上交答卷。他的回答铿锵有力,振奋人心。
刘事青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的四年中,我们高举加快发展旗帜,主动作为,稳中求进,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总体实力实现大跨越,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民生福祉大改善。
经济逆势上扬
四年来,面对着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消化期“三期叠加”,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压力,邵阳经济呈现出逆势上扬的喜人势头。
四年来,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大多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总体实力跃居全省第二方阵七市州首位。绩效考核连续四年获评全省先进,小康考核连续二年获评全省经济发展奖。
我市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1028.4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1520亿元(预计数,下同),年均增长9.6%,新增GDP过百亿元县(市、区)5个;财政总收入突破百亿大关,由85.04亿元增加到142亿元,年均增长13.47%,新增财政总收入过10亿元县2个;固定资产投资由761.6亿元增加到1635亿元,年均增长21%,四年累计完成投资5455亿元,是上一个五年的2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511.3亿元增加到835亿元,年均增长13%。全面小康建设总体实现程度由73.3%提升到87%,增幅全省第一。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