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始自何时,在中小学生中流传着这么一段关于语文学习的顺口溜:“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
的确,很多孩子也许数学解题能力强,也许动手能力强,但他们写起作文来却是抓耳挠腮,半天挤不出几个字,就算勉强成文也是寡淡无味的“口水话”。此外,在学文言文时,面对“之乎者也”总是找不着北,如读天书。
学语文的这几“怕”由来已久,涉及面广。然而,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和获得知识的必需技能,绝不可偏废。作为老师,有责任帮助学生破除“恐惧”。
笔者从事过多年的中学语文教学工作,曾在破除学生“恐惧”方面尝试过很多办法。我认为,要让学生克服“怕”字,就要弄明白他们“怕”的根源在哪里。根据我的了解,学生之所以“怕”作文,主要是积累不够,观察不细,思考不深。之所以“怕”文言文,主要是字、词、句难理解,字音、词义、句意易搞错……
这就需要我们寻求良法,辨“症”施“治”。我的主要方法是挑选几名写作文常挠头的学生,组成一个“散步团”。利用课余时间,带他们在学校或在学校附近街头散步,指导他们观察校园风景、商铺的货品陈列和各类路人等。回来后,我要他们一一说出印象最深的人和事。然后,我根据学生所说的,写好“下水作文”。再把该学生叫到身边,我根据“下水作文”口述,由其记录。在其记录过程中,我详细讲解为什么要这么开头,这么结尾,这么来遣词造句,这么分层次,等等。当然,也鼓励他们提出质疑,说出自己的写作思路。如是“下水”几次,学生普遍能克服畏难情绪,也逐渐产生了写作兴趣,特别是学会了如何观察、思考。
此外,我鼓励学生适当看看以我国“四大古典名著”改编的电视剧,以加深对有关文言课文的理解。我还引导学生开展延伸阅读,并给他们展开讲述相关的故事。同时,我还通过编写顺口溜及制作表格等方式,将常见的古今异义词,按古义今义列表,以增强他们的记忆效果。
就这样,通过我的不懈探索与努力,我所教学生大多能克服“恐惧”,语文成绩在各科中总居领先位置。这也是我从教生涯中最可贵的回忆之一。
(杨能广,任职于新邵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