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5日

品茗谈文

质朴之风 赤子之情

——读王东京散文集《今宵酒醒何处》

谢 鹏

一鼓作气读罢王东京散文集《今宵酒醒何处》中的47篇作品,我感到一股质朴之风迎面而来。作者原是研究经济学,以经世济民之学驰骋纵横,现在“越界”闯入散文创作领域,犹如使惯了刀的耍起了棍,却是同样举重若轻、游刃有余。

破解作者创作转向的密码,从序里可以看出端倪。“醉”和“醒”恰好是解开作者创作动机的两把“钥匙”。王东京出生在洞庭湖畔的黄家台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走出农村。他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接着攻读硕士博士,走进中央党校上班,逐步成长为经济学者、部级领导。

集子共计有“故乡三千里”“一山一水总关情”“天生我材必有用”“我的老师”“夜深忽梦少年事”“围炉夜话”七章,洋洋洒洒15万字,浸透了浓郁的乡土情结、学者风范和文人气度。作者追求“好玩、幽默”风格,精准把握了散文创作的真谛。自古文无定法,我大约能够领会作者所谓“索性不管什么套路,信马由缰,跟着自己的感觉写”的执着了。

乡愁是文学的母题之一,乡土情结是文人最痛的牵挂。从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到马致远“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乡愁基因在一代又一代文学中连绵不断。王东京“居庙堂之高”依然眷念“处江湖之远”的故乡,想念那里的先贤乡亲、一草一木。中秋那一轮圆月、如山的父爱、妈妈的饭菜、儿时的伙伴、“火烧牛屁股”趣事,如此等等,书中充满了泥土气、人情味。作者唱响了一曲人情美、人性美的乡村牧歌,写出每一个农家游子的“精神图腾”。

作者感恩读书求学、人生成长路上遇到的“贵人”,选取从中小学到大学研究生求学道路上的五位老师,描绘了老师们的个性特点及教书育人的群体画像。细节描写真实生动,读来有趣又有味。而当作者成为一位老师和学者之后,做人做事做学问无时无刻不折射出老师们的影子。他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把学问做在中国大地上,体现一位当代学者的责任担当。

刘勰首倡“江山之助”。苏辙谓“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他们不约而同道出大好河山与文人气度的紧密联系。王东京热爱自然、热爱人文、热爱历史,少年时期即心怀作家梦。他的足迹所到之地,即笔力描绘之处。作者描写草原“渐次铺开,仿如一片蓝色的大海,微风吹过,草浪翻卷,无边无际”,采用平铺直叙方法,逼真地刻画了一幅草原素描图,读者如身临其境。他的一些记叙文,集优美风景、迷人故事和神奇民俗于一炉,景、史、人相互交融。若非有心人、细心人,不会写,也写不出,更写不好。

阅读一篇篇情感真挚的文字,就是跟随作者重新旅行一趟“人生”。我深刻体会到作者是醉的,沉醉在故乡的那些山水、那些人事里,沉醉在祖国的多娇江山、人文风俗、厚重历史里。同时作者又是醒的,清醒地看到一些不良现象。他游移在醉与醒之间,追寻、深思、领悟“今宵酒醒何处”的生命意义。我们看到文字背后是一个大写的真人!

(谢鹏,任职于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2024-09-25 谢 鹏 ——读王东京散文集《今宵酒醒何处》 品茗谈文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69237.html 1 质朴之风 赤子之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