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09日

“绥宁县南竹产业高质量发展背后的故事”系列报道之七

家庭农场,一条引领竹农致富的康庄大道

邵阳日报记者 袁光宇 张伟 通讯员 黄开龙 罗绩 莫再安

“去年我流转的竹林一共出产12000多只土鸡,按均价每只125元计算,总收入150万元。另外,鸡啄虫,产生的粪便又给竹林自然增肥,一亩南竹一般出笋750斤到1000斤,我家的南竹平均每亩出笋可达900斤到1200斤,而且土鸡的品质非常高,常常供不应求,现在我算是找对发展路子了!”8月31日,绥宁县水口乡生河家庭农场老板黄生河正在自家竹林边的小木屋里加工新鲜土鸡,准备发往洞口县城和绥宁县城下单的酒店。在他附近,还有一群灰鹅在引吭高歌,鸭子在追逐嬉戏,鱼儿在鱼塘里跳跃。

黄生河夫妇在外务工和经商多年,虽然日子过得不错,但常年在外漂泊,时常感到心中不安。受在武阳镇流转山林发展油茶产业并套养土鸡的朋友黄宇的启发,黄生河夫妇瞅准时机回到家乡流转了这片南竹林。

“虽然刚开始遭遇了数不清的挫折,但一旦稍有成功,就后悔自己这么多年来其实一直都在‘捧着金饭碗讨米’。当初为什么要外出打拼那么多年啊,其实早就应该回来立足家乡资源发家致富了!”黄生河感慨。

近年来,绥宁县充分依托辖区丰富的山林资源,大力支持农民创办“102”家庭农场:即“一个家庭,只需夫妻2人两个劳动力,就可承包100亩山林,实现家庭农场经营”。

如果说巫水和蓼水是绥宁的两条母亲河,那么宝鼎山和堡子岭就是绥宁的两座“父亲山”。巍巍宝鼎是雪峰山脉在绥宁的一座高峰,海拔1434.2米。绥宁开创“102”家庭农场的最初思路,来源于一名返乡青年在宝鼎山茫茫竹海里的一次宝贵尝试。

唐黎明1983年出生在唐家坊镇联兴村。早年在外打拼的他在多年担任乡村教师的父亲唐小成的指引和支持下,于2012年回到家乡,流转邻村罗连村干田岭平均海拔900米的竹林,发展笋竹两用林,同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在竹林中套养中华黑猪、鸡、鸭、鹅等,还因地制宜种植药材和竹荪,获得极大成功。

“我儿子从小在农村长大,吃得苦、霸得蛮,经营竹林头三年,手上脚上全是血泡,一年四季没有穿过一件像样衣服,三十岁生日都是在山里吃方便面过的。但最后他的付出有了回报,近年来,收入最好的一年,他的竹林出产36万斤笋子,出栏200多头中华黑猪,卖了1万多只鸡、3000多只鸭、500多只鹅,竹荪也获得丰收,一举致富。”今年66岁的唐小成介绍。

2018年,唐小成退休返乡。他虽然年逾花甲,但身体健壮,精力充沛。他和儿子一起流转联兴村位于宝鼎山脚的太公山竹林,重点养殖藏香猪、东山花猪、巴夏克土猪,成功复制了唐黎明的“干田岭家庭农场经验”。

现在,唐氏父子已在绥宁县城和武阳镇各开了一家农副产品直销实体店,深受顾客欢迎。在他们父子俩的规划中,不仅要将实体店开至全省各大城市甚至全国一线城市,还想通过电商平台,让绥宁优质农副产品走出国门。

“我的人生理想是要以最低的价格让大家品尝到深山里最朴实的美味。现在,我们邵阳人经商创业求学的足迹遍及五湖四海,满足全球各地邵阳游子舌尖上的需求,将成为我近段时间的一个奋斗目标。”唐黎明表示。四十出头的他干练敏捷,已经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绥宁县一位有名的致富带头人。凡是慕名前来向他取经发展竹林家庭农场的人,他都毫不保留倾囊相助,甚至给对方义务提供试养猪仔。

“我们县委、县政府专门组织调研班子,全面深入总结唐氏父子的两个家庭农场经验,结合其他家庭农场经营模式,推出了可供广泛推广的‘102’家庭农场模式。”绥宁县南竹产业办主任唐学军介绍。

据统计,截至今年8月底,绥宁县已发展“102”家庭农场92家,其中以水口和麻塘两地居多。

“‘102’家庭农场的崛起,给绥宁文旅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课题和良好机遇。今后,我们在合理卖竹子推动南竹产业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更要推动卖竹林风景、卖竹文化等文旅产业又好又快同步发展。至少,在我心目中,每个家庭农场都是一座博物馆、一个研学基地、一处农家乐、一曲创业壮歌……”绥宁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苏仁华表示。

--> 2024-09-09 邵阳日报记者 袁光宇 张伟 通讯员 黄开龙 罗绩 莫再安 “绥宁县南竹产业高质量发展背后的故事”系列报道之七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68490.html 1 家庭农场,一条引领竹农致富的康庄大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