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青春记忆里,《邵阳日报》光芒璀璨。我初次去位于大信街的报社送稿时,那木板楼房里张贴的版面点评,至今仍历历在目。彼时的我,对于报纸满心崇敬。
尽管首次投稿未被录用,然而我毫不气馁。终于在1985年5月18日,我的《丑的遐想》一文成功得以发表。这让我的写作信念愈发坚定。接着,我连续发表多篇短文,如《从牛仔裤谈女装的新浪潮》等。1986年,《邵阳日报》刊发了我最早的设计评论《新潮的掀起——观邵阳、株洲、岳阳、常德四市包装装潢设计联展》。我的第一篇电视剧评论《这样表现罪犯美吗?》,也是在《邵阳日报》刊发的。
我的学术生涯始终离不开《邵阳日报》。1988年2月6日,《邵阳日报》以《启开美的眼睛》为题,报道了我在市内学校、文化馆等开展公益美术欣赏讲座的事迹。此后,我的教学成果多次获《邵阳日报》报道。
我认为,短小鲜活的大众化文艺评论,是长篇大论代替不了的。近年,我撰写的《图画战疫著升沉》《践行“人民至上”的文艺观——歌曲〈早安隆回〉评析》,也相继在《邵阳日报》发表。
1998年,我的一个家人需要进行换肾手术。《邵阳日报》刊发了募捐报道,帮助我们筹到了救命钱。前不久,为出版评论集,我请求未曾谋面的石世祯帮忙查找我在《邵阳日报》发表的一篇文章《穿闹市话招牌》。他不辞辛劳,终于找到了刊发于1987年的这篇文章。这些,都令我无比感动。
此外,报社还给了我以文会友的平台。年已花甲的我,结识不少年轻有为的编辑记者,我从他们身上学到诸多新理念和新思维,他们对文字的精准把握和对新闻的敏锐洞察力让我获益匪浅。我期待与他们继续携手前行,在这充满魅力的文艺世界不断探索。
(聂世忠,邵阳学院教授、邵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