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06日

文明出行提升城市文明“能见度”

邵文萍

文明出行,是加强社会治理、提升城市文明形象的一项重要内容。如果有人不文明出行,就会导致交通乱象时有发生。

文明出行,基本要求是人们在出行的过程中遵守相关社会道德规范和交通法律法规。文明出行,不仅能折射出市民的文明素质,还能反映出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

如何培养文明出行习惯、建设文明交通良好风尚?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大交通秩序治理力度,不断优化交通组织,积极倡导与培育文明出行行为,全市共建共治共享文明交通的良好格局逐步形成。

文明出行,关系个人的安全和生活质量,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是一项驰而不息的工作,需要每一个人积极响应、共同参与,并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文明出行,要遵章守规、各行其道。遵守交通法律法规可以降低事故的发生率,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每个人应该崇尚文明交通,学习了解并遵守交通法律法规——驾驶机动车辆时,要遵章守规开文明车,不超速、不闯红灯、不疲劳驾驶,不抢道,酒后不驾车,斑马线上避让行人。开车不看、不接打手机。礼让行车,不“加塞”,不占用应急或专用车道,避让急救、消防、抢险或其他执行紧急公务的执法、执勤车辆。行车途中,不向车外吐痰、乱扔垃圾。停车要选择合法车位,不乱停乱放;骑乘电动自行车、自行车等非机动车辆,应当正确佩戴头盔,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按照交通信号通行,不逆向行驶、不越线停车。未满12周岁的儿童不在道路上驾驶非机动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要在站台或指定地点等候车辆,有序上下车。不抢座占座,为老人、孕妇、病残及抱小孩的乘客让座。机动车在行驶中不将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出窗外。在车厢内保持安静,不吸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不乘坐无载客许可证、运营证的车辆;市民行走,也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行文明路,在人行道上行走,不闯红灯,不随意横穿马路,不翻越交通隔离设施,过马路不低头看手机。只要人人自觉做到文明行车、文明停车、文明乘车、文明行路,各行其道,文明出行,城市交通就会更和谐,就一定能创建出安全、畅通、有序的文明交通环境。

文明出行,要不争不抢、互相礼让。车水马龙,南来北往,多一分礼让,少一分拥堵。红灯停,绿灯行,斑马线前停一停。让一让,就让出文明,赢得尊重;忍一忍,就忍出宽容,敞亮天空。“人让人、人让车,车让人、车让车”,机动车经过斑马线时,如不礼让行人,不仅是不道德的行为,更是一种违法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明文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所以,每一位司机都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做到在斑马线前放慢车速、及时让行,不与行人抢道争路,让斑马线真正成为文明线、安全线、生命线。斑马线上的礼让,不仅仅是司机的文明,也是行人的文明。行人不遵守交通信号灯指示、过马路玩手机等行为,不仅干扰交通秩序、影响通行效率,也给自身安全带来隐患——《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明文规定: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应当走人行横道或者过街设施;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应当按照交通信号指示通行;行人不得跨越、倚坐道路隔离设施。车辆让行人是一种礼貌,行人也要以礼相待,共同为城市的文明、道路的畅通、出行的平安作出积极贡献。

文明出行,要弘扬公德、共树文明。文明出行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更是一种品质和德行。交通道德包括驾驶道德、骑车道德、行路道德等。践行交通道德,就要弘扬时代文明新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恪守社会公德遵章文明出行,包括尊重他人的权利,不占用残疾人通道、急救车通道和消防通道,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给有需要的人让座,不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吵闹,不在道路上乱扔垃圾等等。同时,文明交通还需要倡导环保出行,倡导“1公里以内步行、3公里以内骑自行车、5公里左右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低碳出行方式,减少交通污染,引领时代新风尚,给自然一份友爱。

文明出行,要优化设施、保障畅行。近年来,我市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交通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还需要进一步提升道路交通设施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水平,提升道路通行能力,为广大市民群众营造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要清理占道行为、打通“断头路”,不断完善交通网络,保障道路连续畅通。要因地制宜改造,打造更高质量、更合民心的道路设施,提升市民美丽绿色便捷的出行体验。

城市交通是否畅通有序、高效安全、和谐文明,是城市文明程度最直接的表现。营造文明交通环境,提升城市文明水平,是每个人幸福生活的客观需要,需要人人将文明出行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遵守交通规则、培养交通道德、倡导环保出行。

--> 2024-09-06 邵文萍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68378.html 1 文明出行提升城市文明“能见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