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在绥宁县瓦屋塘镇的“壹品湘鹏佬柒食品”加工车间,工人们正忙碌地生产压榨笋。该公司董事长贺鹏飞在绥宁县玉兰片加工行业中,虽可称为新人,但却有着老师傅般的老成持重。他从舅舅贺春生手中接过竹笋加工这个“衣钵”,至今已有12个年头。尽管面临全国1万余家同类型加工企业的激烈竞争,贺鹏飞依然坚信:绥宁这块土地上出产的竹笋食品,一定能够再次受到市场青睐!
曾几何时,绥宁县瓦屋塘镇曾是全国有名的玉兰片“地理标志”;贺春生等人曾是引领全国玉兰片市场的风云人物。
“绥宁玉兰片最辉煌的时期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那时,全国像样的玉兰片加工企业仅有5家,我舅舅当时组建了绥宁县第一家规模化生产玉兰片的集团公司。长辈们的那种搏击市场的魄力和锲而不舍的打拼精神,至今依然深深感染着我。”贺鹏飞介绍,玉兰片从宋朝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在绥宁,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手工制作传统玉兰片。然而,随着消费群体对玉兰片品质及口感的要求不断提高,生产加工方法及产品种类都需要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作出巨大调整。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湖南在农产品方面拥有三大特产:玉兰片、黄花、莲子,而玉兰片则属我们绥宁瓦屋塘的最为出名。”年逾六旬的贺春生虽然已经退出竹产业江湖,但眉宇间不失往日锐利和精干风采。据他介绍,在个体工商户鼎盛时期的20世纪90年代初,贺春生作为绥宁玉兰片个体户加工第二代传承人,勇敢地做了当时“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那时,他顶着各种压力,从银行贷款上百万元,联合当地36家个体户加工厂抱团发展,创新研制玉兰片保鲜笋,满足人们对笋制品的最新需求。
经过一年多的艰辛研发,贺春生研发出来的第一批保鲜笋终于上市。传统的玉兰片属于熏制或晒制的干笋,质地坚硬,色白如玉,故曰“玉兰片”,食用需要较长泡发时间;而保鲜玉兰片相对传统玉兰片而言,泡发时间大大缩短,非常适合当时人们的快节奏生活。
然而,受固定思维影响,崭新上市的保鲜玉兰片一时难以被市场接受。春生带人扛着产品到邵阳、长沙等地的供销社及国营单位一家家、一户户上门推销,保鲜玉兰片“味道鲜美,经济实惠”等优势逐渐受到市场宠爱。1994年,绥宁保鲜笋系列产品实现全国销量第一,四川、贵州等地的竹笋加工企业争先恐后上门取经。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在青岛工作。有一年单位发放春节物资,是保鲜玉兰片。我仔细一看生产厂址,竟然是‘绥宁瓦屋塘’,我眼睛一亮,倍觉亲切,就好像见到了久别的家乡亲人。”九十高龄的绥宁红岩镇籍陈老先生介绍。
保鲜笋的悄然兴起,让绥宁竹农从绿水青山中实实在在地挖到了一桶桶“金子”,绥宁笋制品加工企业也随之猛增至50余家,其中光保鲜笋每年对外销量达到1万多吨。“当时加工保鲜笋主要依靠玻璃瓶罐装。后来有一次我在福建出差,发现当地企业使用塑料袋真空包装,不仅减少了繁琐的加工程序,大大降低了加工成本,还巧妙提高了产品的出品率,运输起来也更加方便。于是我马上带着大家进行包装革新,绥宁笋制品的竞争力更加强大。”贺春生回忆。
俗话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随着食品加工行业技术的不断更新以及人们对食品质量要求的越来越高,保鲜笋因其制作工艺相对落后,渐渐遭到市场淘汰。
“这一淘汰是致命性的,直到现在,绥宁笋制品加工行业总体依然处于‘静默’状态。”贺春生一声长叹。
绥宁县瓦屋塘镇是红二、六军团长征经过的地方,“独臂将军”贺炳炎就是在此铁锯断臂。2012年,年方21岁的贺鹏飞初生牛犊不怕虎,以无所畏惧的“硬骨头精神”,投资500万元在瓦屋塘镇创办“壹品湘鹏佬柒食品”,重拾祖辈竹笋加工“旧业”。
“我们绥宁年产优质竹笋30万吨,我们国家有十多亿人的市场,我相信我们生产的开包即食的袋装竹笋美食,将会再创辉煌!”贺鹏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