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03日

“邵阳文物”系列报道之七

春秋兽耳蟠虺纹浴缶:打开了解古代沐浴文化的窗口

邵阳日报记者 陈贻贵

邵阳市博物馆收藏的春秋兽耳蟠虺纹浴缶。

现代人洗澡有的是直接淋浴,有的是用浴缸、洗澡盆。那么,古人是如何洗澡的?古人洗澡有什么讲究?市博物馆一楼基本陈列厅里展出的一件名为“春秋兽耳蟠虺纹浴缶”的青铜水器,为参观者打开了一扇了解古代沐浴文化的窗口。

8月31日,市博物馆副馆长邓程兮通过讲解该文物,解密古代的沐浴文化。邓程兮介绍,缶作为盛储器,其盛放的液体有两种。盛酒者称之为尊缶,器形较高,颈较长,深鼓腹;沐浴盛水器称之为浴缶,浴缶器形矮胖,小口,颈极短,圆鼓腹。春秋兽耳蟠虺纹浴缶是从一位藏家手中征集而来,双耳距38厘米,腹径31厘米,高30.3厘米,重6.3千克。该浴缶方唇口沿,短颈,肩部圆鼓,腹部向下逐渐收敛,至底部微微外撇,肩部装饰蟠虺纹及4个凸起的圆饼状火纹,上下有弦纹间隔,肩部对称环耳,上有圆雕兽首,缶盖隆起,捉手作四孔喇叭状。

邓程兮介绍,乍看上去,该浴缶好像很普通,但其实在当时只有王侯贵族才能使用,非常名贵,类似于现代的奢侈品。从美学角度来看,春秋兽耳蟠虺纹浴缶整体造型有一种素朴端庄、简洁有力的美,给人以宁静、平和之感。

在现代人看来,洗澡可以说是稀松平常,但对于古人尤其是先秦时的人来说,沐浴是一件非常庄重的事情。古代的“沐”是洗头发,“浴”是冲洗全身。到了西周时期,沐浴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隆重的仪式,叫做“沐浴之礼”,沐浴不再仅仅是清洁身体,而是被赋予了礼制和宗教的功能。大臣朝见天子前,要沐浴更衣。《礼记·王制》记载:“方伯为朝天子,皆有汤沐之邑于天子之县内。”诸侯要在专供沐浴的封邑洗头、洗澡,然后才能朝见天子,以示尊重。一生克己复礼的孔子更是身体力行,这才有了广为人知的“孔子沐浴而朝”。

“在祭祀祖先、婚嫁迎娶、参加宴席等重要的事发生前,贵族男女都要沐浴,以表示内心洁净、态度虔诚。”邓程兮说,春秋战国时期,青铜缶在中原地区比较鲜见,但在楚地却非常流行。楚地位于亚热带气候区,雨水充沛,夏季气候炎热且潮湿,因此,楚人更勤于沐浴。楚人创造了一套完整的沐浴用礼器,即用鼎烧水加温,用浴缶盛装水,用鉴沐浴。浴缶的大量出现与楚人重祭祀、行沐浴礼密切相关,也是楚人特有的器物。

重大时刻之前必须洗澡,那么,古人日常该多久洗一次澡呢?邓程兮介绍,古代有着明确规定。《仪礼·聘礼》记载:“管人为客,三日具沐,五日具浴。”意思是,在接待客人时,要让客人三天洗一次头发,五天洗一次澡,这样才是待客最高标准。到了西汉,官员更有专门的“洗澡假”。唐代《初学记》记载:“休假亦曰休沐。汉律:吏五日得一下沐,言休息以洗沐也。”官员每工作五天会得到一天的洗澡假期,这就是古代官吏的“休沐制度”,体现了古人对于文明修养和个人卫生的重视。

--> 2024-09-03 邵阳日报记者 陈贻贵 “邵阳文物”系列报道之七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68135.html 1 春秋兽耳蟠虺纹浴缶:打开了解古代沐浴文化的窗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