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邵阳文库·李潺的艺术世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李潺的书法作品。楷、隶、行、草,各具特色,诸体皆美。书法是他行世的主要艺术。李潺对我说过,他读小学四年级时,看到一本破旧的书法字帖。出于好奇,他模仿着写了一版“书法”当作作业,交给了老师。老师不但不表扬他,还罚他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在课堂站了半个小时。直到下课,才给他写的字下了个“鬼画符”的评语。
半个世纪以后,我陪着李潺来到了他的老师面前。他恭敬地扶着老师,请老师坐在沙发上。然后他站在老师身后,请同行的湖南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李兵拍下了他们师生唯一的合影。他说:“没有当年老师说我的‘鬼画符’,就没有我今天的书法艺术,我感谢老师。”
几十年来,李潺的书法走出了武冈、走出了湖南、走出了中国,他还曾担任湖南省书协常务副主席等职。其实,李潺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在《李潺的艺术世界》里,除了书法、篆刻、绘画、诗词以外,还有他写的书法论文、散文、电视片解说词等。他对每一门艺术,都反复研磨,下足了功夫。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他写了《奇胜八角寨》,不到两千字的解说词,可你知道他下的功夫有多大?那时的崀山还躲在深闺人不识,可他从中嗅到了文化的气息,于是他第一个扛着笨重的摄像机进入崀山。从头天上午进山,到第二天早晨才出山。出山以后,随行的几个人,整整睡了一个星期体力才恢复过来。而他第二天早餐后,又一脚踏进了崀山,继续拍摄,继续构思他的解说词:“石山兀立,未见主峰,就领略了八角寨的强悍。群山峻拔,未凌绝顶,就熏陶了八角寨的雄峻。攀向主峰,雄景逐来……”这些荡气回肠的词句,与其说是用笔写出来的,不如说是汗水泡出来的。
有付出就有回报,关于崀山的电视片一出手,就在湖南电视台播出,随后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崀山“火”了,他又将艺术触角伸向别处,相继拍了关于祁阳的《浯溪碑林》,关于武冈的《法相洞天》《故城记俗》等,而最具影响的当数七集电视片《齐白石》。有幸的是,这些电视片的解说词都收入到了《李潺的艺术世界》里,成了研究李潺艺术的可贵资料。在《齐白石》电视片的解说词里,他留下了这么几句称赞齐白石的话:“他的绘画、书法、篆印作品数以千计,他把一颗沸腾的心献给了新中国。”用这句话来称赞李潺,不也同样合适吗?
退休后,他对我说:“我要拿出十年时间,周游天下,以壮人生。”是的,为了艺术,他恨不得每天24小时连轴转,能拿出十年时间,多么难得。我正期待着他周游归来,一览他的新作,谁知天不假年,他一病不起而魂归道山,惜哉!
(杨运焰,邵阳市政协文史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