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新时代精准扶贫的推进,使我国共同富裕工作有了明显成效。2021年我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931元。但农民的精神状况改善却比较缓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因此,把握好新时代农民精神富裕的着力点,是当前必须关注的重要工作。
新时代农民精神富裕的价值意涵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物质财富达到一定程度后,农民精神富裕显得更加重要,其价值意义也更加彰显。
农民精神富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的重要要求。“乡风文明”的形成需要提升农民整体精神状况。尽管如今不少地方政府开始重视文化建设,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也得到了提升,但相对城市的整体文化水平还有差距。因此,形成有地方特色的乡村区域文化,推进地方精神文明建设刻不容缓。
农民精神富裕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没有精神富裕,现代化就不完整。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过程中,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需要提升农民的主体意识,需要法治、德治、自治共同发挥作用,这对农民精神富裕提出了更高要求。
明确当前农民精神文明方面的短板
促进农民精神富裕,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当前还存在不少短板。
一是理想信念“失引”。尽管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民思想政治素质较强,但从总体上看,绝大多数农民的理想信念亟待引领,只专注“家事”,不关心“国事”与“天下事”,缺乏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了解不多、掌握更少,精神境界亟待强化。
二是思想道德“失落”。虽然农村也不乏友爱和助人善举,但总体上农民思想道德层次有待提升。“口袋”虽渐富,但攀比和斗富时有闪现。部分人热衷大操大办红白喜事,少数人沉迷于算命、赌博等陈规陋习等,习惯于享乐和安逸,这种状况有待改变。
三是文化阵地“失守”。不少农村地方政府和村级组织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经济轻文化现象,致使一些乡村文化阵地“失守”。一些地方虽建有文化站、农家书屋、书画活动室、文体设施等等,但管理不善、运转不灵,造成资源闲置。此外,基层文化工作人员少、文艺人才队伍匮乏、经费不充足等长期得不到改善。
多措并举助推农民精神富裕
当前农民精神文明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引起各级党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第一,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精神富裕工作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因此,各级党政部门尤其是农村基层党政部门要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切实推进这一工作。
第二,加强对农民的理想信念教育。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手段,创新农民理想信念教育的形式,使之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和实质,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第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农民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要引导农民破除迷信、崇尚科学、移风易俗,祛除享乐主义、功利主义、攀比附势等思想的影响,大力倡导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构建健康、文明、和谐、有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四,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和培训。农村教育教学条件、教师教学水平和培训条件等各方面因素与城市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农民的再教育和农业生产技能的培训也受限,高端的精神文化活动也少。因此,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培训是当务之急。
第五,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丰富农村文化生活。要进一步汇集社会资源,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要利用各种方式,开展有价值的传统节日文化活动、文化惠民活动和现代文化活动,凝聚和吸引青年农民,促使其精神上不断成长。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长沙理工大学研究基地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