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是我国第七个“中华慈善日”。民政部将今年中华慈善日的宣传主题定为“携手做慈善,传播真善美”,要求各地民政部门做好相关工作。为了让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支持、投身慈善事业,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市慈善总会会长刘得正。
问:您认为新时期发展慈善事业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一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需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有着乐善好施、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千年宝庆府,宋有慈幼局、清有育婴堂,慈善佳话不胜枚举。历代士绅贤达忧国忧民的大爱之德,要弘扬、要传承。
二是推进共同富裕的需要。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通过发展以慈善事业为核心的第三次分配,有助于推动多元主体参与共同富裕实践。
三是建设文明和谐社会的需要。慈善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稳定和谐的连心桥、润滑剂。慈善公益、志愿服务作为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对全社会文明创建、和谐稳定,意义深远、作用重大。
问:当前国家支持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政策有哪些?
答:国家先后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2021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民政部发布《关于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确认有关衔接事项的公告》,对公益性捐赠给予税费优惠。
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202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发挥好第三次分配作用,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和社会群体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问:当前我市发展慈善事业,应遵循的理念和方向是什么?
答:我们应该秉持“处处皆公益、人人可慈善”的理念,合力打造触手可及的大众慈善,营造人人可为的慈善氛围,形成覆盖全地域、全时空的慈善空间,让涓涓细流汇成大海,让随手慈善成为大众化。
市慈善总会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和《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若干规定》,积极落实党和国家对慈善事业的发展要求,紧贴邵阳困难群众所需所盼,做好既有项目,并不断拓展新项目,奋力推进邵阳公益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问:市慈善总会将采取哪些措施来推进邵阳慈善事业发展?
答:募集善款、对接项目是做好慈善工作的前提条件,必须在创新募捐方式、拓展慈善项目上想办法、出实效。我们将从四个方面着力:一是赢得党委政府重视支持;二是注重慈善意识宣传,形成良好氛围;三是多渠道开展善款募集和项目对接;四是引导爱心邵商、会员单位广泛参与。
问:请对“慈善一日捐”活动作个简要介绍。
答:“慈善一日捐”是湖南慈善的品牌项目,兄弟市州都以不同方式在开展该活动。8月24日,“邵阳市2022年‘慈善一日捐’活动动员会”召开。9月5日,活动全面展开,市领导带头捐款,干部职工积极参加。全市20多个单位都在当天以不同形式开展了捐款活动,整个活动将持续两个月,我们将分阶段对各单位捐款情况进行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