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23日

党建为引领 自治增活力

——武冈市文坪镇黄泥坳村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纪实

邵阳日报记者 曾小慧 通讯员 周妮娜 曾小辉 王炜

立夏时节,走进武冈市文坪镇黄泥坳村,只见平坦洁净的水泥路穿越村庄,特色墙绘点缀其间,温馨整洁的住宅,青砖黛瓦,花草飘香,宛如一幅风光旖旎、生机盎然的生态田园画卷。

这一切都与近年来该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自治增活力、德治扬正气、智治破难题,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提升村民整体素质,充分激发群众主体作用,人人参与村内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密不可分。

“过去,村里开会很难聚到一块,即使在一起也不融洽。”黄泥坳村村支书李海叶说,村里决定先抓好党建工作,发挥党支部和党员引领作用,凝聚群众,促进各项工作开展。

李海叶介绍,黄泥坳村在推进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议制度,走村串户听民声、解民忧的同时,还注重以党风促民风,发动党员带群众。村里有了带头人,激发了村民自治的内生动力,形成了“要我建”到“我要建”的氛围,促使越来越多的乡贤爱家乡、回家乡、建家乡,自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村民霍林华1994年考上中央美术学院离开家乡,大学毕业后在上海、河北等地发展,专业从事规划设计。2021年9月30日,霍林华接到李海叶打来的电话,黄泥坳村下宅院片区要规划建设“幸福美丽院落”,希望他能帮忙设计规划。挂断电话后,霍林华没有丝毫犹豫,立即购买了10月1日回家的票。

构思、素材提取、整体规划、线条定型、颜料调配、栏杆造型、现场指导……回村后的霍林华赶紧忙碌起来。在村干部和村民们20余天的共同努力下,黄泥坳村墙绘建设全部完成,一墙一景、一绘一文化,一面面“美丽乡村墙绘”成为该村的靓丽风景。村里的仿古艺术栏杆、宅前小花园、生态鱼塘、民宿、文化广场、红色教育馆……让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原来只打算回来看一看再做考虑,但这两年来村里的变化,村民们的齐心付出,让我感动,下定决心留下来,好好为家乡梳妆打扮。”内涵丰富的墙绘赢得村民们一致好评,原本打算规划建设完黄泥坳村就回河北的霍林华,在家乡一留再留,又陆续在武冈其他乡镇、村做起了美丽乡村规划设计。

2020年,黄泥坳村4组院落需进行农网改造。按照原规划,线路要经过村民霍德忠家,需要拆除他家三层楼的房屋。为了不拆房,电网工作人员与村里决定改变线路方向,但需要在村民霍德顺家门前安装电杆。起初,霍德顺坚决不同意这一做法。该院落邻里互助站立即组织院落户主召开会议,并与霍德顺反复交流沟通,最终取得他的支持,电网改造顺利进行。

为充分发挥群众自治作用,黄泥坳村建立起“五会三队一站”,即村民自治理事会、最美乡贤参事会、红白理事会、和事佬协会、禁毒禁赌协会,妇女义工队、乡村建设施工队、文娱活动队,邻里互助站,将村里的能人、贤人、巧匠组织起来,用“身边的人”管“身边的事”,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

“无论是邻里矛盾调解,还是环境卫生整治、治安维护,村里大事小情,都是我们的工作内容。”70岁的邻里互助站工作人员霍松增说,现在村里到处都很干净、很好看,大家相处也很和谐,日子越过越好。

近3年来,黄泥坳村的各类自治组织主动调解村民矛盾纠纷40余起,基本实现小矛盾不出院落,大矛盾不出村。

村整洁、户干净、人和气,全村群众齐参与。从消极变积极“村民治村”, 从被动到主动“村事共商”,从无为到有为“民事民治”,黄泥坳村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中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村民自治”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子,打造了立得起、站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特色亮点定位,奏响了美丽乡村建设交响曲。

--> 2022-05-23 邵阳日报记者 曾小慧 通讯员 周妮娜 曾小辉 王炜 ——武冈市文坪镇黄泥坳村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纪实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25163.html 1 党建为引领 自治增活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