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之间,三年过去了。2018年7月6日,我们终于有了一个长长的会见。
这天上午10时,我与家乡诸位亲戚及在京友人到八宝山参加陈早春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仪式之后,仁文先生组织部分亲友为早春先生召开一个小型追思会,也是代早春先生家人招待一下大家。随后,他专门邀我到附近的时差咖啡厅茶叙。他从车的后备箱里给我提出早准备好的两袋子书,都是他的著作,一一签名送给我。在平时的微信交流中,我知道他的时间排得很紧,繁忙的教学科研加上国内外各种会议、活动等一系列的事情铺天盖地。他能抽出这么长的时间与我见面,实在让我感动。我曾在日记中写道:“知仁文先生忙得团团转,晚上一两点休息是常事……这激励我要像他一样勤奋。他是大学者,社会地位这么高,还这样努力。而我正学习写作,要改变自己的闲散心态与懒惰状态。”
咖啡厅外阳光明亮。我们面对面坐在厅中的大窗边,仁文先生谈家乡往事,谈对老师的思念。他说在建华中学读初中时,一位县城来的年轻女老师上课讲普通话,一些顽皮的同学就取笑老师,说她“咬竹脑壳”,结果把老师气哭了。下课时,老师说:“我今天讲普通话被你们气哭了,将来你们讲不好普通话也会有哭的时候。”仁文先生说老师这话对极了,人生奋斗无止境,说不好普通话,讲课、上电视困难重重,咱们隆回的老一辈欧阳涛老师甚至陈早春老师,都吃过这方面的亏。他说一定要从小学好、练好普通话,还有英语,也要大声朗诵,否则一旦走出大山,挑战就会迎面而来。大学期间,他的普通话不知令自己苦恼了多少次,苦心人天不负,最后竟能在学校辩论赛上获得最佳辩手的称号。如今,虽然他能上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接受专访,并在国际会议上用英文发表演说,但他还天天不忘学英语,洗漱、早餐时听英语,开车、坐车时也听,总之是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
我明白了,难怪仁文先生硕果累累,成为了海内外的著名学者,原来是有这样一种勤奋与毅力。有了这样的勤奋与毅力,怎能不日有所获、集腋成裘呢?
我早就读过仁文先生的《法律应与诗书通》,这是发表于2015年3月13日《检察日报》的特邀文章。从中,我知道了他每年都在该报的“每月名家”专栏发表散文作品,且坚持了十余年。早些年仁文先生多写些海外游记,近些年侧重哲理思考之类。收获还真不少,所发表的文章被《读者》《作家文摘》等多处转载,并被收入名家哲理美文、年度最佳杂文、中学生课外读物等著作。他在商务印书馆结集出版的散文集《远游与慎思》曾被评为该馆2016年春季十大好书,2020年又推出了增订版。值得一提的是,在一次全国检察系统文学笔会上,组织者安排仁文先生与著名作家莫言先生给参会代表谈创作体会。原本让莫言先生先讲,但他说他去年已经讲过了,再讲也讲不出多少新意,还是请刘老师先来。推卸不过,仁文先生只好把自己在写专栏文章时的一些想法和做法报告给大家,没想到得到莫言先生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他在接下来的发言中数次引用了仁文先生的观点。
坐在咖啡厅,我把所知道的这次笔会上的事提了出来。仁文先生听了,说那是莫言先生的谦虚与美意。接着,他又进一步对“法律应与诗书通”的主张作了展开,听得我连连点头称是。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仁文先生说他在从事法学研究的工作中,每年都要尽可能从法律条文和案例中抬起头来,思考一些人文问题,他认为这不光是修身养性的需要,对研究法律与法学也能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他希望自己继续在提高对人生的感悟能力和精神境界上下功夫,一直坚持下去,写出更多更好的法学作品和文学作品来。他还深情地说,故乡给了他灵感和寄托,乡愁是他写作和思考的一个重要资源,不光文学,还有法学。
面对这位从家乡大山中走出的著名法学家和优秀作家,我深受感染,除了敬佩,还有他那自然而然流露出的谦逊与低调。
时间过得太快,我们要告别了。走出时差咖啡厅,他一路相送,直到地铁入口,虽依依不舍,也只好互道珍重。此时,与仁文先生畅谈后带来的那种如沐春风如饮甘露之感,充盈着我的内心,久久难以忘怀……
(陈静,隆回县作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