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4日

◆宝庆人物

法学家之外的刘仁文(上)

陈 静

隆回英才辈出,刘仁文先生便是其中之一。这个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出生在七江镇排溪村高山大岭上一座木屋里的人,如今是国内外知名的法学家。现在我要说的是,法学家之外,他还是一个优秀的作家。

我第一次听说仁文先生的名字,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他在中国政法大学读研究生的时候。当时,我那在中央电视台工作的大哥,就住在中国政法大学后面的中央台宿舍大楼。我去大哥16楼的家里,先要进中国政法大学的校门,再穿过校园。聊天时,便听大哥说我们家乡有个很优秀的青年在这里读研究生,文章写得很好,叫刘仁文。还说来过家中小坐。我顿生仰慕,很想见见这个老乡。饭后便在校园蹓跶,幻想能够遇上。但转念一想,莫名打搅,实在不好意思。

转眼多年过去,后来我在全国劳模阳恩成老师工作的建华少儿活动中心帮忙编辑报刊,一次随大伙去仁文先生老家。大山巍巍,小路崎岖,陡坡峡谷,我走得汗流浃背。想起当年仁文求学的情景,我仿佛看到一个少年在烈日、风雨、冰雪中来往于木屋与学校的身影,不由得肃然起敬。终于,爬上了大山,我吁了一口气。清风远远而来,满身爽快。举目四望,青山茫茫,大气浩然。我和大家走进几座木屋中的一座,见到了仁文先生纯朴的父亲和灵秀的母亲。热情招呼后,仁文先生母亲坐到柴火灶边烧开水。我分不出这位母亲是五十岁还是六十岁,她端庄地坐着,手拿铁铗,往灶里填柴。那种慈爱、刚强以及灵秀刹时震住了我,我情不自禁举起相机,拍了下来。这一张照片,后来我寄给了已在中国社科院工作的仁文先生,他很高兴,也很感动。

而我们也从此交往了起来。我给他寄过自己出版的散文集,他也回赠我他的法学随笔集。我的每次去信他都认真回复,鼓励有加。但我知道他经常国内外奔波,工作特忙,所以后来尽管多次去北京,也不敢轻易打扰,只反复拜读他的赠书,其中那些散文篇章,让我惊叹一个法学家的人文情怀与文学造诣。

2015年,我接受《邵阳文库》中《陈早春的文学世界》一书的编辑任务,在北京拜访人民文学出版社前社长陈早春先生时,他特意嘱咐要把他给《法律行者——刘仁文法学随笔之三》写的序言收进去。在这篇序里,早春先生从文学方面对仁文先生给予了很高评价。他说:一般人认为法学和文学不搭界,以为前者侧重逻辑思维,后者侧重形象思维,但看了仁文的文章,感到十分兴奋,“他既是法学家,也是作家。这集子中很多随笔和散文,一般作家不见得能强过他。”接下来,他对仁文写情的、写景的、议事的及游记等诸多作品,逐一进行了赏析。他尤其对《难忘弗莱堡》一文叹服不已,说此文将弗莱堡这个德国小镇的美丽、悠闲、静谧写得淋漓尽致,有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我连忙找到该文,情不自禁与作者一番神游。文章确实绘声绘色,除了写自然之景,还写了人文之景。丰富的层次和优美生动的描写,让文章既生动又舒展,极富感染力。而仁文先生有同样效果与特色的文章还有不少。

早春先生在该序中还对仁文朴实、真切、资料翔实、内容丰赡的文风大为赞赏,称仁文先生的散文“不像有的学术散文,甚至有的名家学术散文,总难免有意无意在炫耀自己的学问……他的散文有沉甸甸的分量,是智慧的结晶,是启迪心灵的钥匙”。这些中肯的评价令我也心有戚戚焉,我在阅读仁文先生的文章时,亦深深感受到法学与人文之美,栖息于思想和诗意之间。

也就在这年的某个夏日,我与早春先生及其家人在一个四合院中吃过晚饭,天黑了,我谢绝用车相送,特意步行来到不很远的建国门中国社会科学院总部,坐在楼前路边树下的长椅上,想象着在这里工作的仁文先生以及他在大门口进出的身影,并抬头仰望灯光中的大楼,想道:他平时在哪扇窗内呢?这样,我怀着朴素的敬仰之心,对他做了一次“没有约见的拜访”。然后,坐上1路公交车,从长安街回万寿路的大哥家去了。日后跟仁文先生提起此事,他动情地对我说:“咱们交往这么久了,你去我老家拍下的我母亲在灶前生火的照片是我这辈子最难忘的照片之一,你到北京来应当告诉我,给我一个机会。”

(陈静,隆回县作家协会主席)

--> 2021-10-24 陈 静 ◆宝庆人物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15495.html 1 法学家之外的刘仁文(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