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处平常的小庙,却与一位红军英烈紧紧地连接在一起,让人近百年来一直念叨怀想,这就是位于武冈市法相岩街道兴隆村的兴隆庙。兴隆庙建筑极其简单,武冈市文物部门对它的描述是:“坐南朝北,四合院式建筑,占地面积68平方米。”
1930年11月初,李明瑞、张云逸和邓小平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在广西百色举行起义后,由桂入湘,从绥宁进入武冈,在武冈城西郊木瓜桥作短暂停留后,逼近武冈县城,准备攻打武冈,以解决给养问题。要攻打武冈县城,就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部队在哪落脚,如何解决食宿,如何准备攻城的器械,如何部署,都摆在了邓小平、张云逸等红七军的领导面前。而当务之急,指挥部落在哪?
兴隆庙,离城不到四里,且处于黄土高坡上,前临通往新宁、广西的大路不到三十米,后面就是连绵的云山,站在庙西侧,居高临下,能俯瞰武冈城内。于是,冷清的兴隆庙一下子热闹起来,人来人往,气氛紧张,紧张得连空气似乎也要凝固起来。这里成为红七军攻城的指挥部。
在邓小平、张云逸等红七军领导的指挥下,攻打武冈城的战斗进行了四天四夜,战斗极为惨烈。时隔五十四年后,当年的攻城者、红七军老战士袁任远在他的回忆录《征途纪实》中记述:“我军到达武冈县城,原不打算攻城,后听说城里只有六七百人的保安团驻守,乃决定攻城。不料该县的城墙完好,又筑有坚固工事,我军连攻四日夜,未能攻破,而且伤亡几百人,55团团长何莽牺牲。第五天,湖南军阀何健急调五个团前来增援,我军遂放弃武冈城。”
红七军老战士莫文骅在《回忆红七军》一文里,对何莽团长的牺牲经过作了详细记述:“拂晓前,终于发现城墙拐角处,有些死角可以利用……他(指何莽)很想跑过去看一看,但是到那里有十多步远,还是在敌人的火力封锁之下。当时有一个军官(连长黄免昌)阻止他,说:‘团长,不行,去不得的,要去让别人去吧。’他拒绝说:‘不,我亲自去看看好些。’话刚完,他几个箭步就跑了过去,敌人还没来得及射击,他已经到了隐蔽处所,仔细看完地形,正要回来,却被敌人的火力封锁住了道路……天快亮了,他……不顾一切地冲了回来,就在那一刹那,敌人一轮排枪把他射倒了,这位年轻的指挥员(年仅25岁)英勇牺牲了。”
何莽,又名何子祁,壮族,1905年5月25日出生于广西龙州,1925年考入广西军官学校,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加百色起义,曾任第一纵队第一营营长,河池改编后调任十九师五十五团团长。从广西打到武冈,他临危不惧,一路担任前锋,被领导称为“虎将”。对他的牺牲,邓小平极其痛惜,1931年4月29日,他在《红七军工作报告》中写道:“武冈作战,阵亡了一个很好的团长何子祁同志。”
何莽牺牲后,红七军将其葬于县城东郊三里亭。对于烈士的牺牲,后来者是不会忘记的。1984年4月,武冈有关部门决定对其迁移重葬时,遍地荒草,到哪寻找烈士的遗骸?住在兴隆庙旁的村民肖时凡知道烈士安葬的地方,经他指点,在黄木冲的开关站旁一个普通的山头,找到了烈士的墓葬。肖友万老人,当年曾亲眼看到何莽安葬的场景,一听到要将烈士重葬的信息,不顾自己86岁的高龄,亲自帮着工作人员起开了烈士墓。烈士遗骸安静躺在棺木中,遗骸的正中是一枚铁锈斑斑的皮带扣,旁边摆放着当年一同下葬的军用水壶和冲锋号。
武冈有关部门邀请何莽的弟弟何子烈来到了武冈。烈士骨灰一部分送广西南宁市烈士陵园安葬,一部分何子烈带回老家广西龙州安葬。
青山有幸埋忠骨。村民集资修缮了兴隆庙,四时八节的活动在这里开展着。岁月更新,当年兴隆庙的建筑格局依旧保留。每有人来,村民就指着侧门上的“报功”“崇祀”几个字这样说,这是当年的原物,没有动一点呵……这些原物,成了村民对红七军,对烈士怀念的载体。
(杨运焰,邵阳市政协文史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