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故居内悬挂着一块“邵邑醇良”的匾,相传是魏源的先祖代乡民缴纳税款,受到当时邵阳县令的褒扬。这个为乡民做善事的人究竟是谁,有几种不同的说法,谁是谁非,值得一辩。
其一,当事人是魏源的祖父魏志顺(字孝立)。在司门前一带凡上了点年纪的人,大多知道此人,并且能讲个子丑寅卯来。魏孝立与匡孝立的故事,“土岭界倒漆,孝立满爷背时”的俗语,大家耳熟能详。此说在民间流传,《瞭望司门前》《“寻根八都”之一都篇》均采用此说,但缺乏可靠的文献佐证。
其二,当事人是魏源的曾祖魏大公。王家俭前辈在《魏源年谱》中说:“先生之曾祖名大公,字席儒,祖名志顺,字孝立,均隐居不仕,以孝悌笃行著于邑乘。康熙中,邵阳之民多积欠,县官勒缴,民情汹汹,几成激变。大公乃变产代完一郡之饷,事始得寝。邑令卢大经奖以郡邑醇良额。”
其三,当事人是魏大公和魏孝立父子。魏源的儿子魏耆在《邵阳魏府君事略》中说:“家素封,累世好施予,至席儒公尤笃。虽佣佃有子弟就傅者,亦捐其租入之半给膏火;有全不纳者,亦听之。值大饥,有司责赋急,合县惊骚,几致变。孝立公慨然赴县,毁产代输,邑众以安,家亦中落。”
魏源的族人魏寅先生在《魏源传略》中说:“(魏源)曾祖名大公,字席儒,号岩栖,太学生。隐居未仕,遂力田经商,家境富饶……康熙庚辰年(1700),天大旱,田土无收,而官府不顾人民死活,还是催征田赋甚急,闹得老百姓鸡犬不宁,人心惶惶,不可终日。他和家人商议,命儿子孝立亲赴县官衙门,代替完纳一都饷银。这样,才使全境得以安宁。当时的县令卢大经见他如此义举,乃赠‘邵邑醇良’匾额一方以表彰之。他晚年力学,曾三次应考举人,寿八十五卒。”魏氏家族的人如此说,“邵邑醇良”匾额归属父子俩似乎可以尘埃落定。
胡忆红撰有《邵阳魏氏:醇良温厚 襟怀家国》(见2019年5月7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一文:“1700年,当地因旱灾导致饥荒,老百姓难以果腹,还要面对苛捐杂税,百姓与官府的冲突一触即发。就在此时,魏大公命儿子魏志顺赶赴县衙,倾其家产代百姓缴纳税银,以解燃眉之急。邵阳县上下无不感激涕零,知县亲颁‘邵邑醇良’匾给魏家,但魏家自此开始家道中落。”
这些资料提供的信息弥足珍贵,但需要核查才能放心。道光《宝庆府志》卷百三十八“善行”:“魏大公,字席儒,邵阳人,国子监生……康熙中年,民多积欠,大公代完一都饷银,邑令卢大经奖以‘邵邑醇良’额,八十五岁卒。”同书卷十五“职官表”:“邵阳知县,卢大经,广东人,岁贡,康熙三十六年丁丑(至)四十四年乙酉。”大公替乡民代完饷银一事发生在康熙三十九年庚辰年(1700)是可信的。查族谱,魏大公康熙二年(1663)生,乾隆十二年(1747)卒,享年85岁。孝立公雍正十年(1732)生,嘉庆九年(1804)卒,享年73岁。当康熙庚辰年大公代完一都饷银时,孝立公还没出世,要等32年之后孝立公才降生,何来魏大公命孝立赴县衙缴纳税银之事?
《邵阳魏氏族谱》(三修)中《岩栖公传》记载:“公讳大公,字席儒,号岩栖,太学生,天如公之长之也……康熙庚辰,远归,都里粮米未完,催征甚急,乃尽完一都饷银,邑侯卢大经赐‘邵邑醇良’额旌之。”这篇人物传记是魏氏十五世孙,魏源的堂兄,辛巳科亚元魏显达撰写的。
道光《宝庆府志》和魏氏族谱的记载信而可征,“邵邑醇良”匾额是邵阳知县卢大经褒扬魏大公的。
(易立军,中国屈原学会会员,邵阳市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