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07日

构建治理有效新格局

——我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系列报道之五

邵阳日报记者 罗 俊

目前,我市“宝庆大叔”发展到3万多名。每个社区(村)都组建了“宝庆大叔”“红袖章”护平安队伍,他们活跃在各村寨、社区,成为助人为乐的“好帮手”、邻里矛盾纠纷化解“和事佬”、社会治安防控“流动哨”。

这是我市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动员社会力量开展自我管理、激活乡村治理“神经末梢”、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

以法治强保障,着力维护农村和谐稳定

建强“宝庆大叔”“红袖章”护平安队伍。我市在各村(社区)都建立了一支不少于10人“宝庆大叔”“红袖章”护平安巡逻队伍,以“一村一辅警”“邵阳快警”、社区民警为主力,重点发动社区(村)干部、退伍军人、青年志愿者、治安积极分子参与,担负起“义务安全员、义务调解员、义务宣传员、义务交通劝导员、义务社情传递员、义务治安管理员”“六员”职责。协助公安机关开展重点管控、治安防范、矛盾化解、打击犯罪、救助群众、法治宣传、邻里守望、巡逻防控等工作,通过专群结合牢牢把握住了治安管理主动权。

全面推进市域社会治理工作,提高平安乡村建设水平。我市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为引领,加强平安乡村建设,把平安建设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规划,每半年由市委政法委组织开展一次督导,并将平安乡村建设作为全市平安建设考评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全市每个乡镇(街道)安排2个村(社区)进行先期试点,共确定了440个村(社区)开展群众自治试点,要求试点地区结合群众实际需要探索具有实效的自治方式。围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邵东市完成了城乡末端感知系统试点建设,并在全市推广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全市结合网格化服务管理,按照“一户一人入群”的原则建立了3万余个网格服务工作群,搭建起社会共治渠道。各村(居)根据群众需要,成立了基层经济合作类、生活服务类、公益事业类、慈善互助类、专业调处类、文明乡风类等不同社会组织2.3万余个,均建立工作章程,明确具体责任人,唤醒群众以“主人翁”姿态积极开展自治,营造了规范有序又充满活力的社会秩序。

深入推进农村扫黑除恶工作,严厉打击农村涉黑涉恶犯罪,全面净化农村政治生态环境。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我市按照“有黑扫黑,有恶除恶,有乱治乱”的工作要求,重点打击利用家族、宗族势力横行乡里、称霸一方、欺压残害百姓的“村霸”等黑恶势力,依法严惩村“两委”等人员在涉农惠农补贴申领与发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征地拆迁补偿、救灾扶贫优抚、生态环境保护等过程中利用职权恃强凌弱、吃拿卡要、侵吞国家专项资金的犯罪,以及放纵、包庇“村霸”和宗族恶势力致使其坐大成患,或者收受贿赂、徇私舞弊,为“村霸”和宗族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的犯罪。

以自治增活力,提升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

乡村的事说到底还是老百姓自己的事,需要老百姓广泛参与、共治共建,乡村治理才能有效推进。为此,我市着力推进村民自治建设,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对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修订、完善及法制审核、备案等进行具体部署安排,积极履行牵头职责,加强协调、培训、督导等方面的工作,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在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积极作用。目前,全市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覆盖率为100%,修订完成率为100%,法制审核备案率为100%。

深化村务公开“亮栏行动”。我市认真落实《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村务公开栏工作的通知》要求,先后多次组织开展村务公开栏规范化建设督查,重点加强村务公开栏日常管理,规范村务公开内容更新程序,完善村务“线上线下”公开互动机制,完善村务监督委员会运行机制。全市各级财政共投入4700余万元,对全市3174个村务公开栏进行新建或提质改造。目前,全市所有村建成了规范化的村务公开栏,实现了村务公开内容及时、规范的目标。

全市3648个村(社区)划分为8876个网格,以村组干部、“一村一辅警”为主要力量配备8876名兼职网格员。全市网格化服务管理软件上线运行,各县市区均已完成本辖区乡镇试点工作。全市已基本实现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全覆盖,积极发挥网格和网格员作用,有效推进了平安乡村建设。全市统一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运行状态良好,各地网格化服务管理实战效果明显。具备我市特色的“七步闭环”(发现受理、审核判定、事件转派、事件处置、反馈评价、核实督办、结案闭环)事件分流交办系统在全市统一平台高效运行,取得良好成效。各村(社区)负责人和辅警兼职网格员,累积处置网格事件800万余件,有效维护了乡村治安稳定。

以社会服务为载体,持续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连日来,市家庭教育研究会会长王群英辗转武冈市、邵东市、邵阳县等多个乡镇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培训工作,与孩子们近距离、面对面交流,通过教育辅导、活动启迪、激发兴趣的方式,引导他们健康快乐成长。“关爱留守儿童这项工作非常具有社会意义。”她说,“要立足农村、社区,引进社工服务,培育社区社会组织,推动社会治理创新,改善乡村的社会人文环境,为孩子们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我市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与乡村建设、社会治理创新工作结合起来,为他们的茁壮成长撑起了一片天。以村部、学校为依托,整合全市资源在各村建立儿童之家,目前“儿童之家”全市建制村覆盖率为100%,县级以上示范“儿童之家”911个。每个示范儿童之家都配备了电脑、电视、桌椅、书籍、玩具等设施,设置了心理咨询、亲情视频等功能室。充分运用儿童之家的管理、宣教、监护等功能,开展各种关爱活动、帮助留守儿童解决亲情缺失引发的心理问题,保证留守儿童和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织密“三张网”,打造成长乐园。我市聚焦农村留守儿童这个关键点,整合政府、社会、家庭三方面力量,构筑了关爱留守儿童的网络体系。政府与社会共同发力、儿童与家长共同成长,有力解决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情感和心理等问题。织密“责任网”,建立党政主导、部门主抓、家庭主体的责任体系,有力解决了“谁来守护”的难题;织密“关爱网”,聚焦留守儿童成长孤单、性格孤僻、心理孤独等不良现象,建好用好阵地,开展结对服务,搭建交流平台,进一步解决了“守护什么”的难题;织密“保障网”,通过配备专职岗位、筹集专门经费、依托专业团队,做到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方法成事,较好解决了“守护不了”的难题。

--> 2021-06-07 邵阳日报记者 罗 俊 ——我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系列报道之五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9980.html 1 构建治理有效新格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