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热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秀才性儿
糟老书生与任性考官
小狐狸尝葡萄(寓言)
达观处世说“随和”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7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糟老书生与任性考官

田向文
 

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之卷十八为《老门生三世报恩》,讲述的是明朝正统年间,广西桂林府兴安县的老书生鲜于同与恩师蒯遇时之间的故事。

老秀才鲜于同有多老,说是有57岁,要到花甲的年纪了。而那个时代的政策却蛮好的,读书人到三十岁上,就可以循资出贡了。“出贡”是科举时代专门为读书人制定的一项政策,是针对那些凡屡试不第的贡生,可按年资轮次到京,由吏部选任杂职小官。可这个老秀才是个有才有志的人,对于贡途的前程是不屑的:“铁砚磨穿豪杰事,春秋晚遇说平津。”平津是汉时的平津侯公孙弘,公孙弘50岁读《春秋》,60岁对策第一,做到了丞相封侯。敢于同前世相、侯试比高低,可见志气是蛮高的。

说来也是运气,57岁的鲜于同参加乡试拔得第一,同年参加省试又是榜上有名,三年后到京参加会试列在第十名,殿试考在二甲头上,得选刑部主事。这里有个巧合,鲜于同从乡试到省试,再到北京会试,主考官都是同一个人,就是他的恩师蒯遇时。难道说他的登第,是走了后门?花了银子?也不是,而是恰恰相反。这样故事也就有了看头。

蒯遇时“少年科甲,声价甚高。喜的是谈文讲艺,商古论今。”这很好啊,可却有一个毛病,“爱少贱老,不肯一视同仁。”这应该不算毛病,股民炒股都是选择潜力股,何况是为国家选择人才,更应如此才行,好钢要用在刀刃上的嘛。

说是,“其年乡试届期,宗师行文,命县里录科。蒯知县将合县生员考试,弥封阅卷,自恃眼力,从公品第,拔了一个第一,心里十分得意,在众秀才面前夸道:‘本县拔得个首卷,其文大有吴越中气脉,必然连捷,通县秀才,皆莫能及。’”乡试结束,蒯知县也是来了个封闭阅卷。封闭阅卷就是为了杜绝人情与走后门,这是公平的前提,这样才能“从公品第”。蒯知县自信满满地阅卷完毕后,就大张旗鼓地张榜公布乡试成绩排名。在县衙前的广场上,摆了桌子,拆号唱名。

好戏终于开场了。“只见一人应声而出。矮又矮,胖又胖,须鬓黑白各一半……”正是那57岁的糟老秀才鲜于同。没想到啊,没想到,羞得爱少贱老蒯知县,满面的通红,闷闷的不乐。无奈的是不能重新来个“从公品第”,只能将就将就,将将就就。

从此,糟老秀才与任性考官就杠上了。同年省试时,任性的蒯知县吸取了乡试时教训,阅卷的标准改为:不取文章做的整齐的,只拣那些嫩嫩的口气、乱乱的文法、歪歪的四六、怯怯的策论、愦愦的判语。这是专门针对像鲜于同一样的那些糟老秀才。可是没想到啊,没想到,又取得了糟老的鲜于同为《礼记》卷首。气人啊,蒯知县应该是想死的心都有了吧!

三年后的进京会试,蒯遇时到京钦受礼科给事中之职,为了避免与鲜于同的相逢,进会试经房,因为鲜于同习的是《礼记》。可却偏偏又巧取的鲜于同《诗》五房头卷第十名正魁。

古时的阅卷就是如此,不像现在的高考阅卷,是电脑阅卷,只要按考试要求,用规定的笔答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电脑一扫描,就分辨出了是驴子是骡子还是马,凭的全是考生的真才实学与心理应战素质,想要找个糟老秀才与任性考官的故事,难矣哉。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日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